保钓四十年:
1895年4月17日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列屿在内的)”并“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5年 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回归中国。
1969年5月 日本将岛上原有的表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名字。
1970年4月10日-12日 全美留学生及华人在华盛顿举行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岛示威大游行,约有2500人参加,是在美华人最大的一次示威游行。
1996年9月22日 “全球保钓华人联盟”首领陈毓祥带领香港抗议者乘坐“保钓号”到达钓鱼岛,陈毓祥率领5位突击队员跃身入海游向钓鱼岛,陈溺水身亡。
2003年6月23日 15名中国内地和香港人士组成的“保钓团”,乘渔船抵达钓鱼岛西部海域宣示主权。这是中国大陆民间首次组织的“保钓”运动。
2004年3月24日 冯锦华、张立昆等7名中国大陆民间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
2008年6月10日 日本军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撞沉一艘台湾渔船引发轩然大波。
2008年11月9日 “中华保钓协会”正式成立。
2012年4月 日本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大放厥词,提出“购买”钓鱼岛,并发起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