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B1Ha mil.huanqiu.comarticle成飞副总师指导斯里兰卡飞行员驾歼7击落敌机/e3pmh1dm8/e3pmt91uh四十年捍长空 千余架铸辉煌——一个老成飞人眼中的歼7“歼7是架好飞机!”——当记者向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设计师方锦星提问时,方总是这样评价歼7的。方锦星,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歼7GB总设计师,歼7系列飞机主管总师。长期负责中航工业成飞军机、外贸机的开发、制造技术、生产交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成都市劳模、市优秀共产党员。 “我是1968年大学毕业的,一毕业就来到成飞,一来到成飞就赶上了歼7刚刚开始的研制工作。”1968年,方锦星从南京航空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成都飞机制造厂。当年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来讲非常不乐观,中苏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出于“生存与安全”的考虑,国家领导人决定将东北和沿海的国防工业逐步向内地转移。当时的第三机械工业部根据战备要求,决定将由沈阳生产的歼7转往更为安全的大后方工厂生产。那时成飞已经能生产歼5甲和歼教5飞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歼7飞机的第一复制厂。当沈阳飞机制造厂把歼7的全套设计图纸、工艺资料及模线样板、标准样件等工艺装备移交完毕后,便专心地投入到歼8的研发之中,从此与歼7再无瓜葛。得到歼7全套图纸和工装的成飞没有急于开展歼7原型机的试制工作。因为当时一些歼7已经交付部队使用,尽管该机比部队当时装备的歼6更为先进,但也暴露出飞机设计的缺陷和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三机部于1968年指示成都飞机制造厂停止原型的试制工作,尽快开始歼7飞机的改进改型,立足首先解决部队提出的迫切要求改进的问题。此后的几十年里成飞不断挖掘歼7飞机的潜力,发展出8个机型、36个型别。歼7不但担负着解放军空、海军的主力歼击机的重任并出口十余个国家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出口创汇的最主要军用飞机。方锦星进入成飞以后历任技术员、工艺组副组长、车间副主任、主任、专业厂副厂长、汽车部副部长、成飞科协常务副主席、科技处处长、公司副总工程师等,先后主持参加了歼7系列6个机型的开发研制,其中主管的4个机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国外许多国家空军的主力装备。“我们做装备出口,就要认真了解客户的需要。只有了解客户的需要,让歼7飞机满足客户需要,我们的歼7才可能赢得国外客户的喜爱,才会有更大的市场。”方锦星提到自己主持的出口机型时这样说道。由于歼7飞机出口国家多,方锦星经常要去这些国家了解歼7的售后使用情况。在考察中总会发现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将问题带回来加以解决在方锦星看来如同家常便饭。某次方锦星出差到非洲某国,发现当地飞行员天气稍有变化就放弃战斗值班飞行。方锦星感觉甚是奇怪,明明是可以飞行的天气,为什么会放弃?经过与飞行员交谈得知该国飞行员由于缺乏训练,飞行员整体水平较低,飞行技术差,一旦驾机进入云层后,前后上下都是云团,易产生飞行错觉。飞行员十分紧张,不敢做任何机动动作,生怕云中机动后不分天地,万一辨别错误,出云后会一头扎向地面造成事故。了解到问题根源后,方锦星回国后着手研究在出口歼7上加装自动飞行装置,该装置解决了飞行员在穿云或夜间在海上飞行时不辨天地的问题,一旦飞行员无法辨识飞机飞行状态时,无论飞机当时何种状态,只要按下操作面板上一个控制按钮,飞机将会自动进入平飞状态。该设备在非洲国家的歼7上装备后,受到了飞行员的普遍欢迎。从此,穿云或夜间飞行中不辨天地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在成飞生产歼7的前20年间,歼7Ⅰ、歼7Ⅱ只是对歼7飞机的使用维护性有了一定改进,而歼7M、歼7ⅡH系列飞机则主要改进了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这些改进对于飞行性能的提升却没有多少改观。而且当时局部战争的空战也表明,战斗机的机动飞行性能对空战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因而如何解决歼7旧有机型中低空机动性能不好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飞公司根据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现有装备使用情况和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联合西工大研制了歼7E飞机,歼7E将原来的后掠三角翼更换为面积加大并带机动襟翼的双三角翼。在提升飞机在跨亚声速时机动格斗性能的同时又保持超声速飞行性能。但遗憾的是,歼7E没有安装火控雷达,依旧安装的是雷达测距器,这与当时流行火控雷达相去甚远。这个遗憾一直在方锦星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如何能给歼7一双明亮的“眼睛”、配合优秀的身板,将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这是方锦星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1993年,歼7E型飞机设计定型后,他就组织参研人员对歼7飞机改进改型的关键技术进行预研。成飞先后投入3架试验机与外方开展雷达验证评估试飞。5年时间里,飞行近550架次,完成了对国外3种雷达的验证评估试飞和关键技术的验证。方锦星对歼7的执著精神加上充分的前期预研和市场开发,终于赢得了用户的理解和支持。2001年8月22日,歼7G型飞机通过立项。2002年3月正式进入样机试制阶段。仅3个月时间,完成了飞机零件、成品配套、飞机部装、总装,6月28日实现首飞。首飞一年多,又完成了飞机调整试飞、火控雷达和头盔瞄准具的选型、设计定型鉴定试验、试飞和部队适应性试验等。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定型的全过程,创造了飞机研制史上少有的速度!歼7G是在歼7E型飞机基础上主要对雷达和火控电子设备进行改进的而成的,作战性能比歼7E有了很大提高,它是目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歼7型号,能接受预警机指挥配合其他战斗机进行体系作战。尽管歼7G型飞机研制经费少、研制周期短,却是关系成飞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机型,对拓展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是成飞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歼7G型机飞机主管副总工程师方锦星,把这个重要型号的担子接下来,并且不辱使命,如期完成了歼7G的研制工作。歼7G的国产多普勒雷达配合头盔瞄准具可以充分发挥“霹雳”空空导弹的离轴发射能力,一改老式歼7由于瞄准具视场小,限制“霹雳”空空导弹打击范围的缺陷。再加之“手不离杆”的设计,使飞行员能够通过设置在操纵杆上的按钮和开关来实现雷达、发射武器的所有功能。性能如此先进的飞机自然会引起许多国家空军的青睐,2007年中航技与斯里兰卡签订歼7GS外贸飞机合同。根据斯里兰卡空军的要求,该型除更换部分机载设备外,其他与歼7G飞机基本相同。由于用户要求急迫,合同中规定从签订合同到首批交付仅半年时间,成飞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压力。方锦星带领参研人员采用并行工程,科学管理,日夜兼程,顽强奋战,再次创造了飞机研制史上的新速度!交机后一年,也就是2008年,歼7GS遇到了真正的考验。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一个美丽的岛国,但长期以来饱受内战之苦。要求分裂的泰米尔猛虎与反分裂的斯里兰卡政府进行了长达30年的斗争,猛虎组织甚至一度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濒于应付的斯政府一度搬来印度救兵,但印度救兵自身难保仓皇撤出斯里兰卡。志得意满的猛虎组织甚至能够动用空中力量空袭首都科伦坡!不堪袭扰的斯政府全球寻找一种能够保卫领空的武器,歼7GS的出现让该国政府和空军看到了这种希望。在这种大背景下,歼7GS来到斯里兰卡。得到了歼7GS的斯里兰卡空军满心欢喜,盼望着“一招制敌”。在首次出战中,驾驶歼7的斯里兰卡飞行员一度锁定了猛虎组织的飞机,但飞行员对头盔瞄准具系统掌握不熟练,加之猛虎飞机飞的又低又慢,歼7速度较快,因而痛失战机。面对首战失利,各种质疑扑面而来,买来的歼7能不能用?歼7GS是不是“和平鸽”?这时,成飞紧急派方锦星赶赴斯里兰卡指导飞行员使用。在给飞行员的讲课上,方锦星问斯方飞行员为什么头瞄光圈已经套住敌机却不按导弹发射按钮?斯方飞行员如实回答:西方同类产品的瞄准锁定时间很长,估计你们中国的更长。听到这个答案,方锦星微微一笑,他一边安慰飞行员一边解释使用方法:“你要对我们的飞机有信心、对中国头瞄和导弹有信心!只要头瞄光圈套住敌机,你就按按钮发射导弹,不用等。保证击落!”方锦星拍胸脯的保证让飞行员们有点惊愕,这堂使用讲解在斯方飞行员们的半信半疑中结束了。培训结束后没几天,歼7GS表现的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9月9日3时许,瓦武尼亚空军基地防空雷达突然发现,一个不明身份的飞行目标从猛虎组织驻地穆莱蒂武方向飞来。3时31分许,瓦武尼亚空军基地防空雷达发现,另外一架猛虎组织的兹林143轻型飞机也飞了过来。空军司令部立即下令起飞3架歼7GS战斗机进行空中拦截。两架歼7GS战斗机已经分别飞往伊拉纳马杜和普特胡库里普,使用航空炸弹破坏了猛虎组织的两条跑道,使两架轻型飞机难以降落。剩下的一架歼7GS开始使用机载雷达搜索,发现了一架飞往穆莱蒂武的轻型飞机,开始加速追击。由于敌机采取500米高度低空飞行方式,妄图逃避歼7GS的打击,这个高度是歼7不曾设想过的作战高度,能不能成功谁都没有把握。3时50分许,飞行员请示基地,获得攻击指令后,打开火控雷达,按照方锦星教授的办法锁定前下方低空飞行的轻型飞机,随即发射了一枚空空导弹。几秒钟后,轻型飞机中弹爆炸。歼7GS飞行员完成任务后胜利返航。返航后的斯方飞行员向方锦星报告了战斗经过并称赞道:“我就是按照您教的方法击落了敌机。歼7真是太好用了。”击落猛虎飞机后,方锦星受到了斯里兰卡政府和军方高层的接见,他们一致称赞中国的飞机性能先进,完全满足斯里兰卡的需求;为该国的反分裂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已经不在一线工作的方锦星谈到歼7还是兴高采烈,如数家珍。他满怀深情地说:“歼7系列飞机经过不断地改进改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仅曾是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同时也是我国生命周期最长、改型种类最多、出口数量最多、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飞机。”1372063740000责编:liukun中国航空报137206374000011["9CaKrnJx1kb","9CaKrnJwEnl","9CaKrnJu7CS","9CaKrnJsu4d","9CaKrnJqVj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0624/20130624045104981.jpg{"email":"liukun@huanqiu.com","name":"liukun"}
四十年捍长空 千余架铸辉煌——一个老成飞人眼中的歼7“歼7是架好飞机!”——当记者向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设计师方锦星提问时,方总是这样评价歼7的。方锦星,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歼7GB总设计师,歼7系列飞机主管总师。长期负责中航工业成飞军机、外贸机的开发、制造技术、生产交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成都市劳模、市优秀共产党员。 “我是1968年大学毕业的,一毕业就来到成飞,一来到成飞就赶上了歼7刚刚开始的研制工作。”1968年,方锦星从南京航空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成都飞机制造厂。当年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来讲非常不乐观,中苏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出于“生存与安全”的考虑,国家领导人决定将东北和沿海的国防工业逐步向内地转移。当时的第三机械工业部根据战备要求,决定将由沈阳生产的歼7转往更为安全的大后方工厂生产。那时成飞已经能生产歼5甲和歼教5飞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歼7飞机的第一复制厂。当沈阳飞机制造厂把歼7的全套设计图纸、工艺资料及模线样板、标准样件等工艺装备移交完毕后,便专心地投入到歼8的研发之中,从此与歼7再无瓜葛。得到歼7全套图纸和工装的成飞没有急于开展歼7原型机的试制工作。因为当时一些歼7已经交付部队使用,尽管该机比部队当时装备的歼6更为先进,但也暴露出飞机设计的缺陷和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三机部于1968年指示成都飞机制造厂停止原型的试制工作,尽快开始歼7飞机的改进改型,立足首先解决部队提出的迫切要求改进的问题。此后的几十年里成飞不断挖掘歼7飞机的潜力,发展出8个机型、36个型别。歼7不但担负着解放军空、海军的主力歼击机的重任并出口十余个国家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出口创汇的最主要军用飞机。方锦星进入成飞以后历任技术员、工艺组副组长、车间副主任、主任、专业厂副厂长、汽车部副部长、成飞科协常务副主席、科技处处长、公司副总工程师等,先后主持参加了歼7系列6个机型的开发研制,其中主管的4个机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国外许多国家空军的主力装备。“我们做装备出口,就要认真了解客户的需要。只有了解客户的需要,让歼7飞机满足客户需要,我们的歼7才可能赢得国外客户的喜爱,才会有更大的市场。”方锦星提到自己主持的出口机型时这样说道。由于歼7飞机出口国家多,方锦星经常要去这些国家了解歼7的售后使用情况。在考察中总会发现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将问题带回来加以解决在方锦星看来如同家常便饭。某次方锦星出差到非洲某国,发现当地飞行员天气稍有变化就放弃战斗值班飞行。方锦星感觉甚是奇怪,明明是可以飞行的天气,为什么会放弃?经过与飞行员交谈得知该国飞行员由于缺乏训练,飞行员整体水平较低,飞行技术差,一旦驾机进入云层后,前后上下都是云团,易产生飞行错觉。飞行员十分紧张,不敢做任何机动动作,生怕云中机动后不分天地,万一辨别错误,出云后会一头扎向地面造成事故。了解到问题根源后,方锦星回国后着手研究在出口歼7上加装自动飞行装置,该装置解决了飞行员在穿云或夜间在海上飞行时不辨天地的问题,一旦飞行员无法辨识飞机飞行状态时,无论飞机当时何种状态,只要按下操作面板上一个控制按钮,飞机将会自动进入平飞状态。该设备在非洲国家的歼7上装备后,受到了飞行员的普遍欢迎。从此,穿云或夜间飞行中不辨天地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在成飞生产歼7的前20年间,歼7Ⅰ、歼7Ⅱ只是对歼7飞机的使用维护性有了一定改进,而歼7M、歼7ⅡH系列飞机则主要改进了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这些改进对于飞行性能的提升却没有多少改观。而且当时局部战争的空战也表明,战斗机的机动飞行性能对空战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因而如何解决歼7旧有机型中低空机动性能不好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飞公司根据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现有装备使用情况和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联合西工大研制了歼7E飞机,歼7E将原来的后掠三角翼更换为面积加大并带机动襟翼的双三角翼。在提升飞机在跨亚声速时机动格斗性能的同时又保持超声速飞行性能。但遗憾的是,歼7E没有安装火控雷达,依旧安装的是雷达测距器,这与当时流行火控雷达相去甚远。这个遗憾一直在方锦星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如何能给歼7一双明亮的“眼睛”、配合优秀的身板,将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这是方锦星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1993年,歼7E型飞机设计定型后,他就组织参研人员对歼7飞机改进改型的关键技术进行预研。成飞先后投入3架试验机与外方开展雷达验证评估试飞。5年时间里,飞行近550架次,完成了对国外3种雷达的验证评估试飞和关键技术的验证。方锦星对歼7的执著精神加上充分的前期预研和市场开发,终于赢得了用户的理解和支持。2001年8月22日,歼7G型飞机通过立项。2002年3月正式进入样机试制阶段。仅3个月时间,完成了飞机零件、成品配套、飞机部装、总装,6月28日实现首飞。首飞一年多,又完成了飞机调整试飞、火控雷达和头盔瞄准具的选型、设计定型鉴定试验、试飞和部队适应性试验等。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定型的全过程,创造了飞机研制史上少有的速度!歼7G是在歼7E型飞机基础上主要对雷达和火控电子设备进行改进的而成的,作战性能比歼7E有了很大提高,它是目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歼7型号,能接受预警机指挥配合其他战斗机进行体系作战。尽管歼7G型飞机研制经费少、研制周期短,却是关系成飞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机型,对拓展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是成飞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歼7G型机飞机主管副总工程师方锦星,把这个重要型号的担子接下来,并且不辱使命,如期完成了歼7G的研制工作。歼7G的国产多普勒雷达配合头盔瞄准具可以充分发挥“霹雳”空空导弹的离轴发射能力,一改老式歼7由于瞄准具视场小,限制“霹雳”空空导弹打击范围的缺陷。再加之“手不离杆”的设计,使飞行员能够通过设置在操纵杆上的按钮和开关来实现雷达、发射武器的所有功能。性能如此先进的飞机自然会引起许多国家空军的青睐,2007年中航技与斯里兰卡签订歼7GS外贸飞机合同。根据斯里兰卡空军的要求,该型除更换部分机载设备外,其他与歼7G飞机基本相同。由于用户要求急迫,合同中规定从签订合同到首批交付仅半年时间,成飞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压力。方锦星带领参研人员采用并行工程,科学管理,日夜兼程,顽强奋战,再次创造了飞机研制史上的新速度!交机后一年,也就是2008年,歼7GS遇到了真正的考验。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一个美丽的岛国,但长期以来饱受内战之苦。要求分裂的泰米尔猛虎与反分裂的斯里兰卡政府进行了长达30年的斗争,猛虎组织甚至一度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濒于应付的斯政府一度搬来印度救兵,但印度救兵自身难保仓皇撤出斯里兰卡。志得意满的猛虎组织甚至能够动用空中力量空袭首都科伦坡!不堪袭扰的斯政府全球寻找一种能够保卫领空的武器,歼7GS的出现让该国政府和空军看到了这种希望。在这种大背景下,歼7GS来到斯里兰卡。得到了歼7GS的斯里兰卡空军满心欢喜,盼望着“一招制敌”。在首次出战中,驾驶歼7的斯里兰卡飞行员一度锁定了猛虎组织的飞机,但飞行员对头盔瞄准具系统掌握不熟练,加之猛虎飞机飞的又低又慢,歼7速度较快,因而痛失战机。面对首战失利,各种质疑扑面而来,买来的歼7能不能用?歼7GS是不是“和平鸽”?这时,成飞紧急派方锦星赶赴斯里兰卡指导飞行员使用。在给飞行员的讲课上,方锦星问斯方飞行员为什么头瞄光圈已经套住敌机却不按导弹发射按钮?斯方飞行员如实回答:西方同类产品的瞄准锁定时间很长,估计你们中国的更长。听到这个答案,方锦星微微一笑,他一边安慰飞行员一边解释使用方法:“你要对我们的飞机有信心、对中国头瞄和导弹有信心!只要头瞄光圈套住敌机,你就按按钮发射导弹,不用等。保证击落!”方锦星拍胸脯的保证让飞行员们有点惊愕,这堂使用讲解在斯方飞行员们的半信半疑中结束了。培训结束后没几天,歼7GS表现的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9月9日3时许,瓦武尼亚空军基地防空雷达突然发现,一个不明身份的飞行目标从猛虎组织驻地穆莱蒂武方向飞来。3时31分许,瓦武尼亚空军基地防空雷达发现,另外一架猛虎组织的兹林143轻型飞机也飞了过来。空军司令部立即下令起飞3架歼7GS战斗机进行空中拦截。两架歼7GS战斗机已经分别飞往伊拉纳马杜和普特胡库里普,使用航空炸弹破坏了猛虎组织的两条跑道,使两架轻型飞机难以降落。剩下的一架歼7GS开始使用机载雷达搜索,发现了一架飞往穆莱蒂武的轻型飞机,开始加速追击。由于敌机采取500米高度低空飞行方式,妄图逃避歼7GS的打击,这个高度是歼7不曾设想过的作战高度,能不能成功谁都没有把握。3时50分许,飞行员请示基地,获得攻击指令后,打开火控雷达,按照方锦星教授的办法锁定前下方低空飞行的轻型飞机,随即发射了一枚空空导弹。几秒钟后,轻型飞机中弹爆炸。歼7GS飞行员完成任务后胜利返航。返航后的斯方飞行员向方锦星报告了战斗经过并称赞道:“我就是按照您教的方法击落了敌机。歼7真是太好用了。”击落猛虎飞机后,方锦星受到了斯里兰卡政府和军方高层的接见,他们一致称赞中国的飞机性能先进,完全满足斯里兰卡的需求;为该国的反分裂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已经不在一线工作的方锦星谈到歼7还是兴高采烈,如数家珍。他满怀深情地说:“歼7系列飞机经过不断地改进改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仅曾是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同时也是我国生命周期最长、改型种类最多、出口数量最多、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