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vmb mil.huanqiu.comarticle沈飞总师:希望歼31成下代舰载机 与歼20搭配/e3pmh1dm8/e3pmt91uh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两会·访谈)题:“刀尖上的舞蹈”——歼-15总设计师孙聪谈中国舰载机新华社记者 任沁沁 顾瑞珍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中国航空工业从陆地走向海洋。“航母Style”随即走红,国人以此表达对祖国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全国政协委员、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委员2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绰号为“飞鲨”的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是一款重型双发舰载歼击机。当飞行员驾驶的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在辽宁号航母上,并在完成保障维护后从航母上成功起飞的时刻,孙聪的心情难以平静。歼-15舰载机填补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与陆地飞机相比,舰载机在技术方面提出更多更高要求。孙聪说,歼击机不但要有路基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挂弹量、作战半径、机动性,还要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并在海上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发动机是关键,如果能减少一半耗油率,就能提高作战半径。”他透露,采用国产WS-10发动机的歼-15,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以上,位列现役舰载机第一方阵,火控雷达、制导导弹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各项指标与美国大黄蜂基本接近,达到世界一流标准。”舰载机着舰是在大气扰流环境下进行。孙聪说,要保证飞机以每秒60米左右的相对速度,以固定姿态恒定在下滑道,精准地降落在俯仰升沉运动的飞行甲板上,涉及飞行员操作方法和飞机技术设计特征等诸多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拦阻着舰所产生的高过载和冲击,需要设计高承载的机体结构和起落装置,机载设备也要满足这些要求,“这导致舰载机的空机重量一般比对应的陆基飞机增重10%左右。”他说。“重量增加1%,性能就下降1%。”他说,团队压力很大,在基地试验两年多来,阻拦锁断过、飞机机翼打碎过,轮胎爆过,发动机空中停车过,“每一次都是高风险,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难关被一一克服”。从没有技术储备、技术规范、经验、人才队伍的一张白纸做起,舰载机这一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凝聚了“飞鲨”团队的无数心力,除了汗水,还有创新。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高度协同并行的模式,促进了设计和工艺的有效融合,对飞机制造是全面提升。”孙聪说,这套协作模式使效率提高了40%左右。不过,对于歼-15带来的航母Style之热,孙聪的心情是平静的,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和团队去完成。“完整的空中力量,和国家的战略思想相配套,更强调的是一定时期内的持续打击能力,通过高低搭配的装备,付出最低代价完成持续打击能力。”他说。同时也担任“鹘鹰”飞机(歼-31)总设计师的孙聪透露,希望“鹘鹰”飞机未来将和歼-20进行高低任务搭配,保持持续打击能力,同时也希望“鹘鹰”的改进版能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目前,孙聪和他的团队一直秉承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发展思路,探索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在全时域、全空域、更大作战范围内将有所突破”。飞机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谈及与自己并肩战斗、在歼-15成功起降后猝然故去的战友、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时,孙聪眼含热泪,“既然历史赋予责任,我们就得干下去,战斗到最后一秒”。1362276180000责编:liukun新华网136227618000011["9CaKrnJzplz","9CaKrnJz8rX","9CaKrnJyvTq","9CaKrnJymxy","9CaKrnJyfaF"]{"email":"liukun@huanqiu.com","name":"liukun"}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两会·访谈)题:“刀尖上的舞蹈”——歼-15总设计师孙聪谈中国舰载机新华社记者 任沁沁 顾瑞珍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中国航空工业从陆地走向海洋。“航母Style”随即走红,国人以此表达对祖国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全国政协委员、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委员2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绰号为“飞鲨”的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是一款重型双发舰载歼击机。当飞行员驾驶的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在辽宁号航母上,并在完成保障维护后从航母上成功起飞的时刻,孙聪的心情难以平静。歼-15舰载机填补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与陆地飞机相比,舰载机在技术方面提出更多更高要求。孙聪说,歼击机不但要有路基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挂弹量、作战半径、机动性,还要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并在海上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发动机是关键,如果能减少一半耗油率,就能提高作战半径。”他透露,采用国产WS-10发动机的歼-15,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以上,位列现役舰载机第一方阵,火控雷达、制导导弹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各项指标与美国大黄蜂基本接近,达到世界一流标准。”舰载机着舰是在大气扰流环境下进行。孙聪说,要保证飞机以每秒60米左右的相对速度,以固定姿态恒定在下滑道,精准地降落在俯仰升沉运动的飞行甲板上,涉及飞行员操作方法和飞机技术设计特征等诸多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拦阻着舰所产生的高过载和冲击,需要设计高承载的机体结构和起落装置,机载设备也要满足这些要求,“这导致舰载机的空机重量一般比对应的陆基飞机增重10%左右。”他说。“重量增加1%,性能就下降1%。”他说,团队压力很大,在基地试验两年多来,阻拦锁断过、飞机机翼打碎过,轮胎爆过,发动机空中停车过,“每一次都是高风险,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难关被一一克服”。从没有技术储备、技术规范、经验、人才队伍的一张白纸做起,舰载机这一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凝聚了“飞鲨”团队的无数心力,除了汗水,还有创新。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高度协同并行的模式,促进了设计和工艺的有效融合,对飞机制造是全面提升。”孙聪说,这套协作模式使效率提高了40%左右。不过,对于歼-15带来的航母Style之热,孙聪的心情是平静的,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和团队去完成。“完整的空中力量,和国家的战略思想相配套,更强调的是一定时期内的持续打击能力,通过高低搭配的装备,付出最低代价完成持续打击能力。”他说。同时也担任“鹘鹰”飞机(歼-31)总设计师的孙聪透露,希望“鹘鹰”飞机未来将和歼-20进行高低任务搭配,保持持续打击能力,同时也希望“鹘鹰”的改进版能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目前,孙聪和他的团队一直秉承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发展思路,探索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在全时域、全空域、更大作战范围内将有所突破”。飞机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谈及与自己并肩战斗、在歼-15成功起降后猝然故去的战友、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时,孙聪眼含热泪,“既然历史赋予责任,我们就得干下去,战斗到最后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