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rTT mil.huanqiu.comarticle动辄鼓吹南海钓鱼岛开战 抱有的是弱者心态/e3pmh1dm8/e3pmt91uh虚妄的战争幻想修磊近期,随着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好战言论开始弥漫在网络,甚至一些平面媒体之中,仿佛电脑键盘连接的不是我们的大脑,而是我们的肾上腺。亢奋的情绪会助长冲动的言行,无益于我们对于自身的反省以及对整个事态安静的审视。战争意味着什么?事情难道已经发展到难以谈判和协商的地步?战争一定能解决问题吗?根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人类暴力行为的原始力量——弗洛伊德将其称为死亡本能,即使在最先进的现代社会里也永不可能被彻底驯服。它就像隐藏在冬日覆雪之下的一头野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在春天和暖的环境中,总是按捺不足原始的萌动。而今天,隐藏在有些人内心中的这只野兽也要蠢蠢欲动了吗? 回首来看,从改革开放之初发生在中国南疆的那场战争以来,中国已经享受了30多年的和平。和煦的阳光之下,有些烦躁的人似乎已经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无聊日子,为了改变、冲破这一切开始期待一些轰轰烈烈的事件,譬如战争。而这种情绪和与一战之前的欧洲又是多么的相似。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法战争已经结束30多年。在这个欧洲和平年代的最后阶段,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竟然涌动着对于战争的颂扬甚至崇拜。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大行其道,他们大力倡导人类斗争中的“适者”生存法则。那些从没有经历过杀戮,甚至没有听到过枪声的人们一本正经地宣称,历史是靠暴力和对抗来推动的。工联主义哲学家乔治·索雷尔于1908年在他那本名为《论暴力》的书中宣称,暴力是有力的形式,而不管其目的是否能达到。当然,“斗争”哲学得以天下尽知,不仅应归因于知识分子,还应部分地归因于实际的历史事件。要知道1871年之前,好些重大的问题都是依赖武力解决的。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的统一,不都是通过战争确定的吗?如此的思潮以及事件塑造了人们对于暴力以及战争的思维依赖。法国著名诗人夏尔·佩吉干脆发出了对于战争最为炽烈的渴望与崇拜。在他的诗歌《那些人是幸福的》,夏尔·佩吉写道:那些人是幸福的,他们为广袤的大地而死,那些人是幸福的,他们在庄严的死亡中死去。那些人是幸福的,他们死于激烈的鏖战,躺卧在地面上,在上帝的面前。……而谁也没有想到,一战竟然延续了4年。长期的消耗,无效的战斗,无变动的战线,骇人听闻的人员伤亡,欧洲人在精神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夏尔·佩吉在战争一开始便死在了法国东部泥泞的战役中。当战争结束时,这场万众期待的战争不仅没有给欧洲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反而使其无可救药地陷入了犬儒主义甚至文化悲观主义的情绪之中。而今天,相似的喧嚣又弥漫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那些动辄鼓吹战争的人,抱有的却是弱者的心态。虚妄而又脆弱的自尊心无法奠定成功,自诩强大却又感觉敌人环伺的心态也不利于真正大国精神的培养。我们终须知道,无谓的好战只会带来虚妄,而对于菲律宾、越南,甚至日本来讲,他们对于蒸蒸日上的中国的妒嫉和恐惧很可能远远大于我们对于对方的担忧。1343633220000责编:liukun世界新闻报134363322000011["9CaKrnJwai4","9CaKrnJvrCi","9CaKrnJuck2","9CaKrnJvKxi"]{"email":"liukun@huanqiu.com","name":"liukun"}
虚妄的战争幻想修磊近期,随着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好战言论开始弥漫在网络,甚至一些平面媒体之中,仿佛电脑键盘连接的不是我们的大脑,而是我们的肾上腺。亢奋的情绪会助长冲动的言行,无益于我们对于自身的反省以及对整个事态安静的审视。战争意味着什么?事情难道已经发展到难以谈判和协商的地步?战争一定能解决问题吗?根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人类暴力行为的原始力量——弗洛伊德将其称为死亡本能,即使在最先进的现代社会里也永不可能被彻底驯服。它就像隐藏在冬日覆雪之下的一头野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在春天和暖的环境中,总是按捺不足原始的萌动。而今天,隐藏在有些人内心中的这只野兽也要蠢蠢欲动了吗? 回首来看,从改革开放之初发生在中国南疆的那场战争以来,中国已经享受了30多年的和平。和煦的阳光之下,有些烦躁的人似乎已经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无聊日子,为了改变、冲破这一切开始期待一些轰轰烈烈的事件,譬如战争。而这种情绪和与一战之前的欧洲又是多么的相似。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法战争已经结束30多年。在这个欧洲和平年代的最后阶段,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竟然涌动着对于战争的颂扬甚至崇拜。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大行其道,他们大力倡导人类斗争中的“适者”生存法则。那些从没有经历过杀戮,甚至没有听到过枪声的人们一本正经地宣称,历史是靠暴力和对抗来推动的。工联主义哲学家乔治·索雷尔于1908年在他那本名为《论暴力》的书中宣称,暴力是有力的形式,而不管其目的是否能达到。当然,“斗争”哲学得以天下尽知,不仅应归因于知识分子,还应部分地归因于实际的历史事件。要知道1871年之前,好些重大的问题都是依赖武力解决的。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的统一,不都是通过战争确定的吗?如此的思潮以及事件塑造了人们对于暴力以及战争的思维依赖。法国著名诗人夏尔·佩吉干脆发出了对于战争最为炽烈的渴望与崇拜。在他的诗歌《那些人是幸福的》,夏尔·佩吉写道:那些人是幸福的,他们为广袤的大地而死,那些人是幸福的,他们在庄严的死亡中死去。那些人是幸福的,他们死于激烈的鏖战,躺卧在地面上,在上帝的面前。……而谁也没有想到,一战竟然延续了4年。长期的消耗,无效的战斗,无变动的战线,骇人听闻的人员伤亡,欧洲人在精神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夏尔·佩吉在战争一开始便死在了法国东部泥泞的战役中。当战争结束时,这场万众期待的战争不仅没有给欧洲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反而使其无可救药地陷入了犬儒主义甚至文化悲观主义的情绪之中。而今天,相似的喧嚣又弥漫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那些动辄鼓吹战争的人,抱有的却是弱者的心态。虚妄而又脆弱的自尊心无法奠定成功,自诩强大却又感觉敌人环伺的心态也不利于真正大国精神的培养。我们终须知道,无谓的好战只会带来虚妄,而对于菲律宾、越南,甚至日本来讲,他们对于蒸蒸日上的中国的妒嫉和恐惧很可能远远大于我们对于对方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