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pD4 mil.huanqiu.comarticle96年我2枚导弹发射失败 GPS疑被美军做手脚/e3pmh1dm8/e3pmt91uh誓师动员【环球网综合报道】年终岁尾,历经十数年的奋起直追,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从而使得中国成为为世界提供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第四个国家。而且,仅有12年历史的“北斗”系统,已可提供与美国GPS相当的导航服务。“北斗”系统目前可为亚太区域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等特色服务,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正是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向参与“北斗”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各有关单位发出热情洋溢的贺电,热烈祝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投入运营。那么,中国为何要自行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有何军事用途?该系统的投入运营对中国军队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源于对美国GPS的担心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在猛烈空袭伊拉克的时候,开始在战争中应用GPS卫星导航技术。当时,美军战机投下的武器只有10%使用了GPS制导,但这10%的GPS制导武器却发挥了强大的作战效能。依靠GPS系统,海湾战争中的美军曾创造过两枚导弹先后攻击同一目标,且后一枚导弹通过前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钻入目标内部爆炸的“战场奇迹”。在后期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把GPS系统作为了战场导航和通信系统的主干,以及精确炸弹和导弹的最主要制导系统,并创造了很多战争奇迹。正是因为这几场战争,使得中国军方认识到了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神奇魅力,充分认识到了GPS系统对现代化战争的巨大影响力。目前美军已经列装的很多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均加装了GPS制导模式,如“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JSOW)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都采用INS+GPS的复合制导体制。美海军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也不例外,加装了GPS的“战斧”导弹取消了以往的“地形匹配制导”模式,因而大大节省了制定攻击计划的时间,还可以使其能从多个方向上攻击目标。甚至可以说,如今,美军每一种武器如果离开了GPS,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实施作战或者能否准确命中目标! 根据资料介绍,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有军用(而且是专用)和民用(对世界开放)之分,而且,民用GPS信号的精确度大大低于军用GPS信号的精确度。美军的GPS军用版只供美军自己使用,即使盟军也没有例外,而其民用版可供全世界使用。中国早期的GPS应用,不管是军方还是民间,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均使用民用版GPS。为了提高各种武器的打击精度,中国军方在海湾战争后,在一些导弹中加装了民用版GPS作为制导系统,逐步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但民用版GPS最高定位精度只有10米,虽然打击精度相比其他制导提高不少,但是相比美军使用的军用版来说,打击精度相差几近10倍。而且即便这样,美军也并不是没有限制。和平时期,民用版GPS无论哪个国家均可自由使用,但如果发生战争,美国就可能会根据战争对自己的国家利益影响程度来确定谁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是美国的敌对国家,为了限制其使用GPS进行导航和精确打击,美国可以人为减弱或关闭GPS或加大民用码的误差,而美国军方自己在这一地区的使用却不受任何影响!中国虽然大量使用GPS的民用版,但军方一直对依靠美国GPS系统感到担忧,担心美军可能在冲突或紧急状况下关停该系统。这事很快就有了例证。1996年台湾的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台海局势紧张,解放军随后展开一次大规模军演,向距离台湾附近的东海海域发射了3枚导弹,以示警告。发射的第一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就在所有人为这次成功欢呼的时候,紧接着发射的第二枚和第三枚导弹突然无法追踪,最终导致导弹大大偏离了原定的落点范围。事后的军事分析表明,肯定是美军做了手脚,这两次发射失败可能是由GPS信号突然中断造成的。而且,在这次台海危机期间,美国向台湾海峡派出了两支航母编队,中国发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跟踪,从而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威慑。因此,中国军方认定,无论花多少钱,必须建立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当年的“银河”号事件也很能说明问题。1993年7月23日,美国无中生有地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停了下来。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局部关闭了该船所在海区的GPS导航服务,使得这条船变成了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行驶。而且,美国强硬要求必须停船接受检查,在中国船只不听命的情况下,关闭GPS导航服务就会使其自然停止航行。后来,这一事件也为中国发展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埋下了伏笔。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建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且,这将大幅提升中国应对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大国必备的自主系统卫星导航定位除了强大的军事用途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潜在功能,农业、交通、金融等各种不同领域都会应用卫星导航技术。可以说,一个世界大国,很难想象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不需要卫星导航信号:一切移动的事物,飞机、火车、船艇、车辆、人、火箭乃至人们喜爱的宠物,日常使用的家电等等,未来都会用到卫星导航信号。除了美国的GPS之外,中国、俄罗斯、欧盟等也都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从而形成了当前世界卫星导航市场的四大家族(印度和日本也在计划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但还没有具体实施)。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最成熟的当然是GPS,这也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导航系统。但面对来自多个国家的竞争,为确保美国在全球定位系统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现正在积极建设性能更加强化的第三代GPS系统。升级后的美军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统传输量是现行的500倍,而抗干扰能力将翻番,制导精度将会更高。军事观察家认为,此举将引爆新一轮的GPS全面竞争,而这场竞争关系到未来的现代化战争的方方面面。作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开通服务后,从今年底开始向亚太地区广大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在投入应用后,中国希望“北斗”系统能在交通、气象和电信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等领域,创造出每年价值4000亿人民币(约合630亿美元)的市场。“北斗”系统现在已完成第二阶段发展目标,即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卫星导航服务,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导航。从明年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2014年将开启新一轮的组网发射,大约陆续发射35颗左右的导航卫星,到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目前,这些后续更先进的导航卫星的研制生产和准备工作已启动,能够一次发射多颗导航卫星的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也在研制中。目前,投入运行中的“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基本服务性能可达到: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每秒0.2米;授时精度单向50纳秒;还可提供双向高精度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毫无疑问,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不只着重于“北斗”的定位功能,其他诸如侦察监视、指挥、协助攻击等“纯军用”能力也在开发过程中。就军事领域而言,“北斗”导航卫星可让未来的战场更透明,令解放军具备“千里眼”与“顺风耳”,还可具备“看得清、打得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意味着解放军可以在没有美国干涉的条件下发动精确打击,并且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准确调动自己的部队。虽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起步较晚,但是在功能上,“北斗”并不逊色,定位精度、授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都与GPS相当。而且“北斗”还具备独有的短信等通信功能,使用者不仅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也能够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位置,这大大有利于应对在那些通讯信号不好的沙漠、高山、大洋等偏僻地域的救援等突发事件,并且和GPS兼容,因而保证了其应用范围如同GPS那样广泛。最重要的,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使用,根本不用考虑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涉。民用和国际市场都很广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今该系统正式开通亚太区域服务,其服务广度和深度必将再上新台阶。例如以“北斗”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北斗”卫星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了多网合一的渔船船位集中监控和调动。该信息服务网能向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政策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服务等;向海上渔船提供导航定位、遇险求救、航海通告、增值信息( 如天气、海浪、渔市行情)等服务;并能提供船与船、船与岸间的短消息互通服务等。在今年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中,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北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渔政船和中国海监船的执法能力,维护了中国在南海和东海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今后,在此类事件中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迅速给一线救援部队,配备了“北斗”终端机。该终端机不但能接收“北斗”卫星的导航信号,在其它通讯失效后,只有该系统能以用短报文的形式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指挥人员在监控中心可随时通过监控屏幕,关注每个救援小组的位置信息,必要时以短报文形式发出监控指令,还及时把灾区的危机信息及时传报给救灾指挥部。此外,“北斗”系统还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车辆和道路安全的监测,为今年的“五一”和“十一”长假的旅游安全保驾护航,使得很多热点区域不至发生较大的拥堵或绕开事故点以保畅通。专家对“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目前国内已有“数千家企业在做北斗,其中原来不少是在做GPS的。”内地从上市公司到中小企业都在从事“北斗”的研发,目前的市场应用已经达到12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左右,“北斗”产业占中国整个导航产业的15%~20%。如果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保守的预计到2020年,就能占据国内卫星导航市场份额的70%~80%。而且,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开始着手在亚太地区的合作,除了港澳台之外,今年9月已在巴基斯坦进行推广。从明年开始,也将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韩国、澳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除了增加选择的灵活性之外,亚太地区的国家应能享受到比以往更好、更优质、更低廉的卫星导航服务。但总体来看,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亚太范围内,“北斗”系统似乎不太可能完全取代美国的GPS。专家认为,更大可能是两个系统同时使用,在亚洲范围内这意味着商业用户今后可以“货比三家”。而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应用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广域差分和地基增强等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可进一步提高服务范围,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大幅提升精确打击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的大国雄心。虽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途众多,在民用领域应用普遍,但自中国开发“北斗”以来,西方议论最多的却是它的军事意义,将其视作中国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提升军事太空技术的重大一步。而日本媒体则担忧,中国将更“战略性地”利用自己的导航系统,在今后的岛屿争端中获取优势。可以说,“北斗”使得中国能进一步追赶美国的太空实力,如果中国在2020年如期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全球导航能力,那么中国军队将逐步减少对美国GPS的依赖,基本停止对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的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役前,中国的精确打击武器一般安装有两套卫星导航系统,即GPS和“格洛纳斯”导航定位系统。现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服役后,预计中国将会抛弃不那么准确和可靠的“格洛纳斯”系统,转而采用GPS和“北斗”兼容系统。预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战车、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等在全球任一位置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和打击目标的位置定位,并可显著缩短反应时间;各类精确打击武器的中段和末端精确制导;人员搜救、水上排雷定位等。不过,因运作方式不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一些GPS没有的军事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密短信方式指挥调动部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有密技。而在中国军方的日常巡逻任务中,几乎所有平台甚至个人在巡逻过程中均可配备巡逻指控终端,上面的“北斗”导航系统可将巡逻平台的路线、位置、逗留地点和时间等详细情况显示在指挥部的电子地图上。同时,巡逻平台内的操控人员还可通过发短信、卫星呼叫等方式汇报巡逻中遇到的突发状况,以实现情报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查询,应急突发情况的研判与处置,提高了巡逻任务的有效性。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感慨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开通,使中国陆军具备了在任何地域展开联合作战的能力,让中国空军拥有了准确到达精确空袭的能力,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海军并实现全球部署提供了保障,也让二炮(装备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初具“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威慑能力。总的来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还将使中国军方的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数十倍。后者正是国外最为关注的。外媒分析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可能被用于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的滑翔炸弹提供精确制导,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精确打击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与其他卫星、无人机以及相关技术联合使用,帮助追踪机动航行在大洋上的舰船,尤其是美国到处耀武扬威的航母战斗群,最终引导反舰弹道导弹对其发动准确攻击。预计,“北斗”系统完全建成后,将会意味着中国开始拥有不受美国方面任何干扰、向世界任何地点发动任何攻击或者投送部队的能力。从此,中国开始具备对亚太地区发动可靠的精确打击的能力,这是中国军事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其战略意义自不待言。而且,在中国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美国将会丧失利用GPS系统影响中国的能力。(广闻 鸣谢新浪)北斗系统标志释义:圆形构型象征“圆满”,与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深蓝色太空和浅蓝色地球代表航天事业;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网络化地球和中英文标识也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13569291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开环球网135692916000011["9CaKrnJyoxD","9CaKrnJynv4","9CaKrnJynpg","9CaKrnJxXYf","9CaKrnJxviR"]//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0101/20130101101434885.jpg{"email":"zhangjiajun@huanqiu.com","name":"张开"}
誓师动员【环球网综合报道】年终岁尾,历经十数年的奋起直追,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从而使得中国成为为世界提供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第四个国家。而且,仅有12年历史的“北斗”系统,已可提供与美国GPS相当的导航服务。“北斗”系统目前可为亚太区域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等特色服务,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正是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向参与“北斗”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各有关单位发出热情洋溢的贺电,热烈祝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投入运营。那么,中国为何要自行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有何军事用途?该系统的投入运营对中国军队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源于对美国GPS的担心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在猛烈空袭伊拉克的时候,开始在战争中应用GPS卫星导航技术。当时,美军战机投下的武器只有10%使用了GPS制导,但这10%的GPS制导武器却发挥了强大的作战效能。依靠GPS系统,海湾战争中的美军曾创造过两枚导弹先后攻击同一目标,且后一枚导弹通过前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钻入目标内部爆炸的“战场奇迹”。在后期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把GPS系统作为了战场导航和通信系统的主干,以及精确炸弹和导弹的最主要制导系统,并创造了很多战争奇迹。正是因为这几场战争,使得中国军方认识到了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神奇魅力,充分认识到了GPS系统对现代化战争的巨大影响力。目前美军已经列装的很多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均加装了GPS制导模式,如“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JSOW)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都采用INS+GPS的复合制导体制。美海军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也不例外,加装了GPS的“战斧”导弹取消了以往的“地形匹配制导”模式,因而大大节省了制定攻击计划的时间,还可以使其能从多个方向上攻击目标。甚至可以说,如今,美军每一种武器如果离开了GPS,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实施作战或者能否准确命中目标! 根据资料介绍,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有军用(而且是专用)和民用(对世界开放)之分,而且,民用GPS信号的精确度大大低于军用GPS信号的精确度。美军的GPS军用版只供美军自己使用,即使盟军也没有例外,而其民用版可供全世界使用。中国早期的GPS应用,不管是军方还是民间,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均使用民用版GPS。为了提高各种武器的打击精度,中国军方在海湾战争后,在一些导弹中加装了民用版GPS作为制导系统,逐步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但民用版GPS最高定位精度只有10米,虽然打击精度相比其他制导提高不少,但是相比美军使用的军用版来说,打击精度相差几近10倍。而且即便这样,美军也并不是没有限制。和平时期,民用版GPS无论哪个国家均可自由使用,但如果发生战争,美国就可能会根据战争对自己的国家利益影响程度来确定谁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是美国的敌对国家,为了限制其使用GPS进行导航和精确打击,美国可以人为减弱或关闭GPS或加大民用码的误差,而美国军方自己在这一地区的使用却不受任何影响!中国虽然大量使用GPS的民用版,但军方一直对依靠美国GPS系统感到担忧,担心美军可能在冲突或紧急状况下关停该系统。这事很快就有了例证。1996年台湾的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台海局势紧张,解放军随后展开一次大规模军演,向距离台湾附近的东海海域发射了3枚导弹,以示警告。发射的第一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就在所有人为这次成功欢呼的时候,紧接着发射的第二枚和第三枚导弹突然无法追踪,最终导致导弹大大偏离了原定的落点范围。事后的军事分析表明,肯定是美军做了手脚,这两次发射失败可能是由GPS信号突然中断造成的。而且,在这次台海危机期间,美国向台湾海峡派出了两支航母编队,中国发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跟踪,从而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威慑。因此,中国军方认定,无论花多少钱,必须建立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当年的“银河”号事件也很能说明问题。1993年7月23日,美国无中生有地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停了下来。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局部关闭了该船所在海区的GPS导航服务,使得这条船变成了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行驶。而且,美国强硬要求必须停船接受检查,在中国船只不听命的情况下,关闭GPS导航服务就会使其自然停止航行。后来,这一事件也为中国发展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埋下了伏笔。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建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且,这将大幅提升中国应对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大国必备的自主系统卫星导航定位除了强大的军事用途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潜在功能,农业、交通、金融等各种不同领域都会应用卫星导航技术。可以说,一个世界大国,很难想象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不需要卫星导航信号:一切移动的事物,飞机、火车、船艇、车辆、人、火箭乃至人们喜爱的宠物,日常使用的家电等等,未来都会用到卫星导航信号。除了美国的GPS之外,中国、俄罗斯、欧盟等也都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从而形成了当前世界卫星导航市场的四大家族(印度和日本也在计划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但还没有具体实施)。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最成熟的当然是GPS,这也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导航系统。但面对来自多个国家的竞争,为确保美国在全球定位系统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现正在积极建设性能更加强化的第三代GPS系统。升级后的美军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统传输量是现行的500倍,而抗干扰能力将翻番,制导精度将会更高。军事观察家认为,此举将引爆新一轮的GPS全面竞争,而这场竞争关系到未来的现代化战争的方方面面。作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开通服务后,从今年底开始向亚太地区广大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在投入应用后,中国希望“北斗”系统能在交通、气象和电信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等领域,创造出每年价值4000亿人民币(约合630亿美元)的市场。“北斗”系统现在已完成第二阶段发展目标,即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卫星导航服务,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导航。从明年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2014年将开启新一轮的组网发射,大约陆续发射35颗左右的导航卫星,到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目前,这些后续更先进的导航卫星的研制生产和准备工作已启动,能够一次发射多颗导航卫星的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也在研制中。目前,投入运行中的“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基本服务性能可达到: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每秒0.2米;授时精度单向50纳秒;还可提供双向高精度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毫无疑问,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不只着重于“北斗”的定位功能,其他诸如侦察监视、指挥、协助攻击等“纯军用”能力也在开发过程中。就军事领域而言,“北斗”导航卫星可让未来的战场更透明,令解放军具备“千里眼”与“顺风耳”,还可具备“看得清、打得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意味着解放军可以在没有美国干涉的条件下发动精确打击,并且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准确调动自己的部队。虽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起步较晚,但是在功能上,“北斗”并不逊色,定位精度、授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都与GPS相当。而且“北斗”还具备独有的短信等通信功能,使用者不仅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也能够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位置,这大大有利于应对在那些通讯信号不好的沙漠、高山、大洋等偏僻地域的救援等突发事件,并且和GPS兼容,因而保证了其应用范围如同GPS那样广泛。最重要的,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使用,根本不用考虑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涉。民用和国际市场都很广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今该系统正式开通亚太区域服务,其服务广度和深度必将再上新台阶。例如以“北斗”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北斗”卫星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了多网合一的渔船船位集中监控和调动。该信息服务网能向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政策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服务等;向海上渔船提供导航定位、遇险求救、航海通告、增值信息( 如天气、海浪、渔市行情)等服务;并能提供船与船、船与岸间的短消息互通服务等。在今年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中,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北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渔政船和中国海监船的执法能力,维护了中国在南海和东海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今后,在此类事件中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迅速给一线救援部队,配备了“北斗”终端机。该终端机不但能接收“北斗”卫星的导航信号,在其它通讯失效后,只有该系统能以用短报文的形式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指挥人员在监控中心可随时通过监控屏幕,关注每个救援小组的位置信息,必要时以短报文形式发出监控指令,还及时把灾区的危机信息及时传报给救灾指挥部。此外,“北斗”系统还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车辆和道路安全的监测,为今年的“五一”和“十一”长假的旅游安全保驾护航,使得很多热点区域不至发生较大的拥堵或绕开事故点以保畅通。专家对“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目前国内已有“数千家企业在做北斗,其中原来不少是在做GPS的。”内地从上市公司到中小企业都在从事“北斗”的研发,目前的市场应用已经达到12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左右,“北斗”产业占中国整个导航产业的15%~20%。如果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保守的预计到2020年,就能占据国内卫星导航市场份额的70%~80%。而且,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开始着手在亚太地区的合作,除了港澳台之外,今年9月已在巴基斯坦进行推广。从明年开始,也将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韩国、澳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除了增加选择的灵活性之外,亚太地区的国家应能享受到比以往更好、更优质、更低廉的卫星导航服务。但总体来看,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亚太范围内,“北斗”系统似乎不太可能完全取代美国的GPS。专家认为,更大可能是两个系统同时使用,在亚洲范围内这意味着商业用户今后可以“货比三家”。而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应用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广域差分和地基增强等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可进一步提高服务范围,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大幅提升精确打击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的大国雄心。虽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途众多,在民用领域应用普遍,但自中国开发“北斗”以来,西方议论最多的却是它的军事意义,将其视作中国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提升军事太空技术的重大一步。而日本媒体则担忧,中国将更“战略性地”利用自己的导航系统,在今后的岛屿争端中获取优势。可以说,“北斗”使得中国能进一步追赶美国的太空实力,如果中国在2020年如期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全球导航能力,那么中国军队将逐步减少对美国GPS的依赖,基本停止对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的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役前,中国的精确打击武器一般安装有两套卫星导航系统,即GPS和“格洛纳斯”导航定位系统。现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服役后,预计中国将会抛弃不那么准确和可靠的“格洛纳斯”系统,转而采用GPS和“北斗”兼容系统。预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战车、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等在全球任一位置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和打击目标的位置定位,并可显著缩短反应时间;各类精确打击武器的中段和末端精确制导;人员搜救、水上排雷定位等。不过,因运作方式不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一些GPS没有的军事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密短信方式指挥调动部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有密技。而在中国军方的日常巡逻任务中,几乎所有平台甚至个人在巡逻过程中均可配备巡逻指控终端,上面的“北斗”导航系统可将巡逻平台的路线、位置、逗留地点和时间等详细情况显示在指挥部的电子地图上。同时,巡逻平台内的操控人员还可通过发短信、卫星呼叫等方式汇报巡逻中遇到的突发状况,以实现情报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查询,应急突发情况的研判与处置,提高了巡逻任务的有效性。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感慨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开通,使中国陆军具备了在任何地域展开联合作战的能力,让中国空军拥有了准确到达精确空袭的能力,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海军并实现全球部署提供了保障,也让二炮(装备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初具“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威慑能力。总的来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还将使中国军方的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数十倍。后者正是国外最为关注的。外媒分析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可能被用于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的滑翔炸弹提供精确制导,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精确打击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与其他卫星、无人机以及相关技术联合使用,帮助追踪机动航行在大洋上的舰船,尤其是美国到处耀武扬威的航母战斗群,最终引导反舰弹道导弹对其发动准确攻击。预计,“北斗”系统完全建成后,将会意味着中国开始拥有不受美国方面任何干扰、向世界任何地点发动任何攻击或者投送部队的能力。从此,中国开始具备对亚太地区发动可靠的精确打击的能力,这是中国军事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其战略意义自不待言。而且,在中国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美国将会丧失利用GPS系统影响中国的能力。(广闻 鸣谢新浪)北斗系统标志释义:圆形构型象征“圆满”,与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深蓝色太空和浅蓝色地球代表航天事业;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网络化地球和中英文标识也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