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BuB mil.huanqiu.comarticle专家:即便和平发展也不能做让国人痛心的事/e3pmh1dm8/e3pmt91uh《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吴长生(左)与共识网总裁周志兴点击查看更多军事图片环球网3月14日消息, 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记者会答中外记者提问,为今年的“两会”划上句号。14日下午14时30分,共识网总裁周志兴与《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吴长生作客环球网,与网友举行在线互动,解读今年“两会”的各项成果。在谈到南海问题及与周边国家领土摩擦时,两位嘉宾提出,中国确实应该在这些问题上“有所动作”,但对于不同区域的问题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对待日本就应该更强硬一些,而对待南海相关国家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其易于博得国际同情的身份,在宣誓主权时注意策略。主持人:问一个外交方面的热点问题,当前中国在南海、东海和东南亚国家及日本有了摩擦。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罗援少将建议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应该设立南海特别行政区显示南海主权。这种声音在网上引起重视,两位如何看待这种诉求?吴长生:这是一个积累的必然,周边一些国家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提出一些要求。我们的老百姓肯定接受不了,凭什么啊,原来没说是你的,现在都说是你们的,而且还在行动。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实际上这些国家的开发力度非常大,甚至公开在国际社会上吸引一些外国公司去做。中国需要一个整体制度考虑海洋,海洋国土怎么来维护主权?确实需要一个很好的平衡。但是这是比较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经常提要珍惜发展和平的大环境、实现国家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又好又快的发展,但另外一方面不能够做出让国人痛心的一些事。所以很复杂。 但是就我个人观点来讲,我觉得我们国家确实应该有所动作。至于这个动作得多大?恐怕要区别处理。比如说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都不太一样,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也是有差别的。日本和咱们有过侵略和反侵略的恩怨,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表现得更强硬一些、更实际一点。除了日本,其他国家真正想站在日本方面和中国作对,我觉得不会太多,美国也有限。但是南海不太一样,相关国家都是历史上与中国友好的国家,而且它们又普遍存在一种既莫名其妙但又可以理解的心理,就是说因为过去和中国没发生过战争,都是被欺负的,甚至历史上一些国家是我们的朝奉国家,有一种从属关系。但是他有一种心理,他认为这是一种屈辱。之所以我们长期对这些国家容忍程度比较高,是因为它们更容易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所以我们慎之又慎。有一条我很同意,是加强海检,宣誓主权:这个院子圈起来,这是我的,我可以十年不进去,而不是我连进都不能进去了。他进来我把他扔出去。这时候要考虑方式。但是进都不进去,恐怕就不合适了。 我们的既定方针没有大的改变,但是要有一些实际动作,不光是感觉到我们在说硬话,而要有一些实际动作。至少会给旁观者一种警示,就是别人已经进去了,你也可以合伙跟着一块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小产权房,国家明令禁止,现在在治理。至少让继续搞的人有所顾虑,核心就是一句话,不受法律保证。至于我怎么做那是我的事情,但是我对他采取动作是合理合法。你们做过分了,我采取任何动作,在自己家里都有法理依据。 但是具体如何做,需要专业人员了。比如设立之后,必须得有治所,是不是在那几个岛上设立治所,怎么设立?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治所设几个人?是不是派兵,供应怎么解决? 要科学、可行,光理想不行。能不能做到?能不能持续地做到?都需要考虑。1331794524000责编:liukun环球网军事133179452400011["9CaKrnJk00l","9CaKrnJk148","9CaKrnJk1pO","9CaKrnJk1xd","9CaKrnJk1zB","9CaKrnJk4qr","9CaKrnJk4Ue","9CaKrnJrn9u","9CaKrnJrn9g","9CaKrnJk9Fc"]{"email":"liukun@huanqiu.com","name":"liukun"}
《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吴长生(左)与共识网总裁周志兴点击查看更多军事图片环球网3月14日消息, 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记者会答中外记者提问,为今年的“两会”划上句号。14日下午14时30分,共识网总裁周志兴与《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吴长生作客环球网,与网友举行在线互动,解读今年“两会”的各项成果。在谈到南海问题及与周边国家领土摩擦时,两位嘉宾提出,中国确实应该在这些问题上“有所动作”,但对于不同区域的问题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对待日本就应该更强硬一些,而对待南海相关国家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其易于博得国际同情的身份,在宣誓主权时注意策略。主持人:问一个外交方面的热点问题,当前中国在南海、东海和东南亚国家及日本有了摩擦。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罗援少将建议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应该设立南海特别行政区显示南海主权。这种声音在网上引起重视,两位如何看待这种诉求?吴长生:这是一个积累的必然,周边一些国家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提出一些要求。我们的老百姓肯定接受不了,凭什么啊,原来没说是你的,现在都说是你们的,而且还在行动。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实际上这些国家的开发力度非常大,甚至公开在国际社会上吸引一些外国公司去做。中国需要一个整体制度考虑海洋,海洋国土怎么来维护主权?确实需要一个很好的平衡。但是这是比较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经常提要珍惜发展和平的大环境、实现国家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又好又快的发展,但另外一方面不能够做出让国人痛心的一些事。所以很复杂。 但是就我个人观点来讲,我觉得我们国家确实应该有所动作。至于这个动作得多大?恐怕要区别处理。比如说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都不太一样,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也是有差别的。日本和咱们有过侵略和反侵略的恩怨,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表现得更强硬一些、更实际一点。除了日本,其他国家真正想站在日本方面和中国作对,我觉得不会太多,美国也有限。但是南海不太一样,相关国家都是历史上与中国友好的国家,而且它们又普遍存在一种既莫名其妙但又可以理解的心理,就是说因为过去和中国没发生过战争,都是被欺负的,甚至历史上一些国家是我们的朝奉国家,有一种从属关系。但是他有一种心理,他认为这是一种屈辱。之所以我们长期对这些国家容忍程度比较高,是因为它们更容易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所以我们慎之又慎。有一条我很同意,是加强海检,宣誓主权:这个院子圈起来,这是我的,我可以十年不进去,而不是我连进都不能进去了。他进来我把他扔出去。这时候要考虑方式。但是进都不进去,恐怕就不合适了。 我们的既定方针没有大的改变,但是要有一些实际动作,不光是感觉到我们在说硬话,而要有一些实际动作。至少会给旁观者一种警示,就是别人已经进去了,你也可以合伙跟着一块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小产权房,国家明令禁止,现在在治理。至少让继续搞的人有所顾虑,核心就是一句话,不受法律保证。至于我怎么做那是我的事情,但是我对他采取动作是合理合法。你们做过分了,我采取任何动作,在自己家里都有法理依据。 但是具体如何做,需要专业人员了。比如设立之后,必须得有治所,是不是在那几个岛上设立治所,怎么设立?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治所设几个人?是不是派兵,供应怎么解决? 要科学、可行,光理想不行。能不能做到?能不能持续地做到?都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