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paKN作者:张加军mil.huanqiu.comarticle军人保障卡:10年磨一卡 集10项功能于一体/e3pmh1dm8/e3pmt8erh今年6月1日,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全军又一重点工程——军人保障卡推广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军人保障卡大范围试验验证已基本完成,全军推广的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为使广大官兵更好地了解这一重大工程,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总后司令部参谋长刘铮。“10年磨一卡”来之不易记者:军人保障卡是“10年磨一卡”,能否介绍一下军人保障卡建设试点的历程?刘铮:军人保障卡试点建设,从2001年启动到现在共经历10年时间,大致分先期试点、试验完善、扩大试点3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战区三军部队组织扩大试点,进一步验证军人保障卡的各项应用功能、运行管理机制、网络数据传输和安全防护手段,探索全军推广应用的方法路子。到2009年底,军人保障卡系统覆盖了北京战区三军部队。今年6月,军委批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军人保障卡建设试点探索基本结束,明年全军官兵将人手一卡。记者:我军后勤先后应用了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现在又要推广军人保障卡,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铮:军人保障卡,是应用智能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研制开发的军队人员后勤供应保障综合卡。未来信息化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掌握战时后勤保障主动权,确保后勤保障坚强有力,必须构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后勤指挥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真正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行动实时可控”。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推进信息资源融合和信息系统融合,是加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我军后勤先后应用了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业务保障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从后勤保障和管理全局看,也带来了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标准规范不够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运用先进智能卡技术,融合拓展现有保障卡功能,实行供应管理“一卡通”,是推动后勤技术创新的重要工程。保障卡集10项功能于一体记者:有官兵说,拥有军人保障卡,可以一卡走军营。军人保障卡主要有哪些功能?对后勤供应保障和官兵工作生活有什么影响?刘铮:军人保障卡集后勤供应、管理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用卡发薪、刷卡消费、持卡就医、依卡领装、住房档案管理等10项功能。就军人保障卡系统来说,大的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后勤供应实力。按照统一标准采集全军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自下而上组织个人信息联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一人一卡,一卡一号,形成准确权威的人员保障实力,业务部门据此组织供应。人员增加时,依据入伍入学等凭证登记个人信息,申领军人保障卡;人员流动时,使用军人保障卡转接供应关系;人员退役时,注销军人保障卡,核减供应实力。二是支持后勤业务保障。军人保障卡具有银行卡功能,军队各级财务部门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将工资发到个人账户上,官兵可持卡存取现金和刷卡消费,享受政策优惠;军人保障卡兼容现有医疗卡全部功能,军人及家属等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时,可持卡办理挂号、住院、记账和转诊手续,方便快捷;凭军人保障卡可领取服装,并查询供应标准和发放记录;军人保障卡记录的个人住房信息,可为加强住房管理,调配住房资源提供依据。三是提供拓展应用功能。各单位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卡内预留的存储空间,对军人保障卡功能进行拓展开发,增加门禁、就餐、图书借阅等功能。1289095200000责编:佚名解放军报128909520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今年6月1日,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全军又一重点工程——军人保障卡推广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军人保障卡大范围试验验证已基本完成,全军推广的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为使广大官兵更好地了解这一重大工程,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总后司令部参谋长刘铮。“10年磨一卡”来之不易记者:军人保障卡是“10年磨一卡”,能否介绍一下军人保障卡建设试点的历程?刘铮:军人保障卡试点建设,从2001年启动到现在共经历10年时间,大致分先期试点、试验完善、扩大试点3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战区三军部队组织扩大试点,进一步验证军人保障卡的各项应用功能、运行管理机制、网络数据传输和安全防护手段,探索全军推广应用的方法路子。到2009年底,军人保障卡系统覆盖了北京战区三军部队。今年6月,军委批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军人保障卡建设试点探索基本结束,明年全军官兵将人手一卡。记者:我军后勤先后应用了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现在又要推广军人保障卡,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铮:军人保障卡,是应用智能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研制开发的军队人员后勤供应保障综合卡。未来信息化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掌握战时后勤保障主动权,确保后勤保障坚强有力,必须构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后勤指挥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真正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行动实时可控”。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推进信息资源融合和信息系统融合,是加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我军后勤先后应用了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业务保障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从后勤保障和管理全局看,也带来了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标准规范不够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运用先进智能卡技术,融合拓展现有保障卡功能,实行供应管理“一卡通”,是推动后勤技术创新的重要工程。保障卡集10项功能于一体记者:有官兵说,拥有军人保障卡,可以一卡走军营。军人保障卡主要有哪些功能?对后勤供应保障和官兵工作生活有什么影响?刘铮:军人保障卡集后勤供应、管理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用卡发薪、刷卡消费、持卡就医、依卡领装、住房档案管理等10项功能。就军人保障卡系统来说,大的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后勤供应实力。按照统一标准采集全军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自下而上组织个人信息联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一人一卡,一卡一号,形成准确权威的人员保障实力,业务部门据此组织供应。人员增加时,依据入伍入学等凭证登记个人信息,申领军人保障卡;人员流动时,使用军人保障卡转接供应关系;人员退役时,注销军人保障卡,核减供应实力。二是支持后勤业务保障。军人保障卡具有银行卡功能,军队各级财务部门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将工资发到个人账户上,官兵可持卡存取现金和刷卡消费,享受政策优惠;军人保障卡兼容现有医疗卡全部功能,军人及家属等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时,可持卡办理挂号、住院、记账和转诊手续,方便快捷;凭军人保障卡可领取服装,并查询供应标准和发放记录;军人保障卡记录的个人住房信息,可为加强住房管理,调配住房资源提供依据。三是提供拓展应用功能。各单位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卡内预留的存储空间,对军人保障卡功能进行拓展开发,增加门禁、就餐、图书借阅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