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9bJeOHxgt作者:晨阳mil.huanqiu.comarticle航母编队缺乏护航舰艇,水下舰队陷入老化困境,英海军被爆核心能力“空心化”/e3pmh1dm8/e3pmt7hva【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当前正在访问日本,展示“英国的全球部署能力”,但英国媒体近日却接连爆料称,英国海军缺失多项核心能力。英国《每日电讯报》批评称,英国政府对海军的关注和投入常年不足导致了如今的困境。甚至就连英国最近拿下挪威“史上最高国防项目”,也被批会影响英国海军自身建设。“表面光”的英国航母编队美国《海事高管》杂志网站8月31日称,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正在执行为期8个月的亚太地区巡航任务,该航母完成美澳主导的“护身军刀”联合演习后一路北上,于8月28日停靠日本东京港。英国国防大臣希利8月29日在东京接受采访时对此评价称:“英日正在缔造防卫合作的黄金时代。”但看似光鲜的英国航母编队背后,却隐藏着英国海军难言的窘迫。《每日电讯报》称,通常航母编队的部署地点不同,将决定其需要什么规模的护航舰艇,“例如在相对安全的北大西洋,它可能只需要一艘护卫舰护航;但在红海,我们需要为航母配备我们能拿出手的一切,再加上美国驱逐舰”。报道批评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的亚太巡航是“纯粹为了短期政治效应而过度使用英国海军舰艇,导致它一路上表现出异常严重的浪费和低效率”。 报道称,尽管“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试图展示英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能力,但其中只有两艘护航舰艇属于英国:45型防空驱逐舰“无畏”号和23型导弹护卫舰“里奇蒙”号,其他护航舰艇分别来自挪威、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盟友。“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此次部署期间只携带了两个中队的美制F-35B隐形战斗机,仅相当于其设计舰载机携带数量的一半,很多情况下只能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凑数。同时该航母编队携带的舰载战斗机也频繁“露怯”,先后两架不同的F-35B在印度和日本附近遭遇机械故障而紧急迫降在当地机场,表明英国海军对于该机的保养维护存在问题。此外英国媒体还提到,此次“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的亚太巡航中没有英国核潜艇的水下护卫,“这是非常失败的”。在此次部署中,“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还暴露出英国海军的后勤辅助舰队严重缩水。报道称,英国海军理论上拥有10艘各型后勤舰艇,但由于船员短缺和维护问题,只有4艘具备部署能力。其中唯一具备综合补给能力的“维多利亚堡”号补给舰因为人员短缺处于停航状态,迫使“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不得不主要依赖挪威海军的“莫德皇后”号补给舰提供保障。“潮汐”级油料/液货补给舰名义上是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专门配套建造的,但跟随“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出海的“春潮”号补给舰被证明难堪重任。糟糕的现役舰艇状态《每日电讯报》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的糟糕现状,只是英国海军真实状态的缩影而已,“是时候承认英国海军已经崩溃了”。报道举例称,英国海军拥有6艘现役驱逐舰,即45型防空驱逐舰,其中只有两艘具备部署能力。除了跟随“威尔士亲王”号出海的“无畏”号之外,另一艘“勇敢”号经过3000多天的改装后即将恢复服役。45型防空驱逐舰此前暴露出严重的动力系统问题,多次出现全部6艘在港口趴窝、无法出动的困境。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2021年的亚太之行中,护航的“钻石”号驱逐舰就因为动力系统故障而退出航母编队。英国海军还有8艘23型导弹护卫舰,它们服役时间已经长达30年,“维持运行非常困难”,其中许多甚至没有配备反舰导弹。根据英国海军的规划,23型护卫舰正在被新一代26型护卫舰取代,首舰“格拉斯哥”号最快将于2026年年底服役。“即使26型护卫舰的建造计划不会延误,随着23型护卫舰的退役,预计在2026-2027年间,英国海军的护卫舰数量可能减少到5艘甚至更少,而且它们是否能够出海执行任务都值得怀疑。”《海事高管》还提到,尽管挪威于8月31日宣布耗费100亿英镑向英国采购至少5艘26型护卫舰,预计将于2030年开始交付,但“这个天价订单可能会挤占造船厂资源,导致英国海军自身的8艘26型护卫舰建造计划推迟”。《每日电讯报》提到,目前英国只有一艘能执行两栖作战任务的舰艇,“百眼巨人”号航空训练舰也因无法满足最低安全航行要求而被责令停航,其状态已恶化到甚至不允许更换泊位,更不要提返回母港。英国水面舰队中唯一处境稍好的是“河流”级近海巡逻舰,它们被用于替代驱逐舰与护卫舰“以维持皇家海军传统上的全球存在”。但讽刺的是,这些巡逻舰没有任何防空或反潜能力。除了水面舰艇的全面萎缩外,英国潜艇部队的现状同样糟糕。报道称,英国海军已经决定延迟采购新型“无畏”级战略核潜艇,意味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服役的4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只能“推迟退休”。为满足“始终有1艘战略核潜艇在水下战备执勤”的标准,按照“1艘巡航执勤、1艘港口待命、1艘维修养护、1艘战力恢复”的模式,每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的正常海外部署时间为3个月。但随着这些核潜艇日益老化,一旦出现计划外故障,会导致其他潜艇延长值班时间,从而增加故障概率和老化速度,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如今这些核潜艇每次战备巡逻已经被延长到6个月。今年3月,“前卫”号核潜艇的水下部署时间甚至长达204天。“这些超长时间的水下战备巡逻会导致船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船上的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或错过定期维护。‘前卫’级战略核潜艇远远超出其设计寿命的糟糕处境将至少持续到21世纪30年代初。”英国海军攻击核潜艇的情况同样严峻。最后一艘“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于今年7月退役后,英国海军只剩下5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据信只有1艘能够部署,目前它可能致力于保护英国的战略核潜艇,因此无法对抗其他地方的俄罗斯潜艇部队”,也无法跟随“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远赴亚太巡航。到底是谁的错?《海事高管》杂志称,英国海军如今陷入极端糟糕的处境,“在建造中的舰艇投入使用之前,英国海军只能祈祷不会出现任何紧急情况——因为可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舰艇太少了”。报道称,这种情况主要是英国政府的责任,他们缩减了国防预算并推迟了造船决定,以至于现役舰艇陷入“青黄不接”的处境。与此同时,在建的新型舰艇数量也不足以完成被分配的任务,在海军人员征聘方面的危机使情况更加复杂。《每日电讯报》称,英国海军陷入当前的困境是因为“我们试图以不到冷战时期一半的国防预算维持与冷战时期同规模的武装力量”,而且除了将大量非国防支出“重新贴标签”外,没有任何实质性改革计划。即便偶尔投入的国防资金,也是更关注创造就业的政绩工程,而非采购真正需要的作战装备。报道称,“英国历来要求官兵以更少资源完成更多任务,但如今这根杠杆已过于脆弱,海军体系濒临崩溃”。“英国政府数十年间将国防问题踢皮球般不断拖延,伴随惊人的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加之英国海军对政府唯命是从的文化以及英国国防部在明显未达要求时仍粉饰太平的‘我们履行了所有作战承诺’说辞,使英国海军落得今日这般境地。”175675583730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5676715668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0c53afec51608b30dd230501eb3715bu5.jpg{"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当前正在访问日本,展示“英国的全球部署能力”,但英国媒体近日却接连爆料称,英国海军缺失多项核心能力。英国《每日电讯报》批评称,英国政府对海军的关注和投入常年不足导致了如今的困境。甚至就连英国最近拿下挪威“史上最高国防项目”,也被批会影响英国海军自身建设。“表面光”的英国航母编队美国《海事高管》杂志网站8月31日称,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正在执行为期8个月的亚太地区巡航任务,该航母完成美澳主导的“护身军刀”联合演习后一路北上,于8月28日停靠日本东京港。英国国防大臣希利8月29日在东京接受采访时对此评价称:“英日正在缔造防卫合作的黄金时代。”但看似光鲜的英国航母编队背后,却隐藏着英国海军难言的窘迫。《每日电讯报》称,通常航母编队的部署地点不同,将决定其需要什么规模的护航舰艇,“例如在相对安全的北大西洋,它可能只需要一艘护卫舰护航;但在红海,我们需要为航母配备我们能拿出手的一切,再加上美国驱逐舰”。报道批评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的亚太巡航是“纯粹为了短期政治效应而过度使用英国海军舰艇,导致它一路上表现出异常严重的浪费和低效率”。 报道称,尽管“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试图展示英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能力,但其中只有两艘护航舰艇属于英国:45型防空驱逐舰“无畏”号和23型导弹护卫舰“里奇蒙”号,其他护航舰艇分别来自挪威、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盟友。“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此次部署期间只携带了两个中队的美制F-35B隐形战斗机,仅相当于其设计舰载机携带数量的一半,很多情况下只能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凑数。同时该航母编队携带的舰载战斗机也频繁“露怯”,先后两架不同的F-35B在印度和日本附近遭遇机械故障而紧急迫降在当地机场,表明英国海军对于该机的保养维护存在问题。此外英国媒体还提到,此次“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的亚太巡航中没有英国核潜艇的水下护卫,“这是非常失败的”。在此次部署中,“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还暴露出英国海军的后勤辅助舰队严重缩水。报道称,英国海军理论上拥有10艘各型后勤舰艇,但由于船员短缺和维护问题,只有4艘具备部署能力。其中唯一具备综合补给能力的“维多利亚堡”号补给舰因为人员短缺处于停航状态,迫使“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不得不主要依赖挪威海军的“莫德皇后”号补给舰提供保障。“潮汐”级油料/液货补给舰名义上是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专门配套建造的,但跟随“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出海的“春潮”号补给舰被证明难堪重任。糟糕的现役舰艇状态《每日电讯报》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的糟糕现状,只是英国海军真实状态的缩影而已,“是时候承认英国海军已经崩溃了”。报道举例称,英国海军拥有6艘现役驱逐舰,即45型防空驱逐舰,其中只有两艘具备部署能力。除了跟随“威尔士亲王”号出海的“无畏”号之外,另一艘“勇敢”号经过3000多天的改装后即将恢复服役。45型防空驱逐舰此前暴露出严重的动力系统问题,多次出现全部6艘在港口趴窝、无法出动的困境。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2021年的亚太之行中,护航的“钻石”号驱逐舰就因为动力系统故障而退出航母编队。英国海军还有8艘23型导弹护卫舰,它们服役时间已经长达30年,“维持运行非常困难”,其中许多甚至没有配备反舰导弹。根据英国海军的规划,23型护卫舰正在被新一代26型护卫舰取代,首舰“格拉斯哥”号最快将于2026年年底服役。“即使26型护卫舰的建造计划不会延误,随着23型护卫舰的退役,预计在2026-2027年间,英国海军的护卫舰数量可能减少到5艘甚至更少,而且它们是否能够出海执行任务都值得怀疑。”《海事高管》还提到,尽管挪威于8月31日宣布耗费100亿英镑向英国采购至少5艘26型护卫舰,预计将于2030年开始交付,但“这个天价订单可能会挤占造船厂资源,导致英国海军自身的8艘26型护卫舰建造计划推迟”。《每日电讯报》提到,目前英国只有一艘能执行两栖作战任务的舰艇,“百眼巨人”号航空训练舰也因无法满足最低安全航行要求而被责令停航,其状态已恶化到甚至不允许更换泊位,更不要提返回母港。英国水面舰队中唯一处境稍好的是“河流”级近海巡逻舰,它们被用于替代驱逐舰与护卫舰“以维持皇家海军传统上的全球存在”。但讽刺的是,这些巡逻舰没有任何防空或反潜能力。除了水面舰艇的全面萎缩外,英国潜艇部队的现状同样糟糕。报道称,英国海军已经决定延迟采购新型“无畏”级战略核潜艇,意味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服役的4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只能“推迟退休”。为满足“始终有1艘战略核潜艇在水下战备执勤”的标准,按照“1艘巡航执勤、1艘港口待命、1艘维修养护、1艘战力恢复”的模式,每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的正常海外部署时间为3个月。但随着这些核潜艇日益老化,一旦出现计划外故障,会导致其他潜艇延长值班时间,从而增加故障概率和老化速度,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如今这些核潜艇每次战备巡逻已经被延长到6个月。今年3月,“前卫”号核潜艇的水下部署时间甚至长达204天。“这些超长时间的水下战备巡逻会导致船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船上的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或错过定期维护。‘前卫’级战略核潜艇远远超出其设计寿命的糟糕处境将至少持续到21世纪30年代初。”英国海军攻击核潜艇的情况同样严峻。最后一艘“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于今年7月退役后,英国海军只剩下5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据信只有1艘能够部署,目前它可能致力于保护英国的战略核潜艇,因此无法对抗其他地方的俄罗斯潜艇部队”,也无法跟随“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远赴亚太巡航。到底是谁的错?《海事高管》杂志称,英国海军如今陷入极端糟糕的处境,“在建造中的舰艇投入使用之前,英国海军只能祈祷不会出现任何紧急情况——因为可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舰艇太少了”。报道称,这种情况主要是英国政府的责任,他们缩减了国防预算并推迟了造船决定,以至于现役舰艇陷入“青黄不接”的处境。与此同时,在建的新型舰艇数量也不足以完成被分配的任务,在海军人员征聘方面的危机使情况更加复杂。《每日电讯报》称,英国海军陷入当前的困境是因为“我们试图以不到冷战时期一半的国防预算维持与冷战时期同规模的武装力量”,而且除了将大量非国防支出“重新贴标签”外,没有任何实质性改革计划。即便偶尔投入的国防资金,也是更关注创造就业的政绩工程,而非采购真正需要的作战装备。报道称,“英国历来要求官兵以更少资源完成更多任务,但如今这根杠杆已过于脆弱,海军体系濒临崩溃”。“英国政府数十年间将国防问题踢皮球般不断拖延,伴随惊人的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加之英国海军对政府唯命是从的文化以及英国国防部在明显未达要求时仍粉饰太平的‘我们履行了所有作战承诺’说辞,使英国海军落得今日这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