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425KRkAuH mil.huanqiu.comarticle跻身全军12人荣耀榜单,他的征途“灿”烂!/e3pmh1dm8/e3pmt7hva战旗指引方向 榜样催人奋进 不久前 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联合发布12名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陆军某旅营长张灿灿 就是其中之一 入伍23年 张灿灿把 “一心向党、一意谋战 一腔热血、一往无前”的 红军营精神贯穿军旅生涯 矢志精武强能勇当先锋 聚力转型向强敢为人先 今天小陆就带您一起看看 张灿灿的灿烂征途 一心向党铸忠诚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 首要政治品格 也是革命军人的本色和灵魂 张灿灿听着父亲的军旅故事长大 从小就对军营充满向往 “我要当兵,当好兵!” 带着这样朴素的愿望 他穿上军装 成为某红军团“夜老虎连”的 一名新兵 初入军营的张灿灿 到史馆学连史 听班长讲传统 红色血脉于无声中 植入了心底 激励着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在同批士兵中脱颖而出 因表现优异提干后 从排长到营长 他牢记初心、一心向党 始终以身作则当好红军传人 “红军营的官兵 千里机动红一线 宿营扎寨红一片……” 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入营 或是执行重大任务前 张灿灿都要组织大家 学传统、忆战史、祭先烈 激发献身使命的澎湃热情 听令而行彰显忠诚底色 转任炮兵连连长期间 张灿灿经历了 岗位变化带来的阵痛 从熟悉的步兵专业 到陌生的炮兵专业 他对自己说 “只要思想过了‘坎’ 转型又有何难?” 他俯下身子甘当“新兵” 向老班长虚心请教 从基础的背射表、练装弹 一点点练起 最终啃下炮兵专业“硬骨头” 攻克多个重难点课目 带领连队在演习中 打出了“满堂彩” 多年来 张灿灿历经8次岗位调整 岗岗过得硬、叫得响 先后10余次带领官兵 参与大项演习、远程机动 装备试点等险难任务 在历次任务中 他不惧挑战、表现出色 展现出过硬素质 一意谋战砺锋刃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在新兵连 身体素质并不出众的他 硬是把自己练成了精武榜上的“常客” 2006年 旧伤未愈的他 摘得团400米障碍比武桂冠 2008年 他在上级某次障碍比武中 意外踩空落入深坑 短暂晕厥后 凭借强大的意志力继续冲刺 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 刷新了项目纪录 战友们都形容他 “不是跑得快,而是飞得低” 备战转型路上 张灿灿从不含糊 提干成为指挥员后 实战标准更是他的“铁规矩” 容不得半点水分 有一次 营里组织炮兵射击 沙尘暴突然来袭 能见度不足100米 有人建议推迟射击 他却满脸严肃地说 “战争不会挑天气 练兵岂能避风沙?” 在他的带领下 官兵战风沙、克难关 打出了良好成绩 提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当连长 张灿灿把两个连队带成先进 任副营长 他以集团军第二名的成绩 征战上级比武取得佳绩 当营长 他3次带队 圆满完成演习任务 连续2年在旅军事训练考核 军官组中取得总分第一名 获评“优等指挥员” 从步兵“刀尖子” 到全能“武教头” 张灿灿向战冲锋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腔热血谋打赢 2017年 张灿灿所在单位调整组建 面对体制编制、武器装备 力量运用和协同方式等 诸多变化 他心中对打赢的执着 对胜战的渴望 却始终未变 张灿灿立下军令状 带领专业骨干深研体系练兵 既注重为传统步兵挖掘潜能 又坚持整合融合多兵种力量 在体系练兵中塑造优势 任营长以来 如何提升营队合成作战效能 战斗模块如何高效协同 成为张灿灿思考最多的问题 他带头练装备、学指挥、研战法 不但自己成为 精作战、懂指挥的行家里手 还推开 指挥军官“一专多能” 指挥军士“一兵多用” 营部参谋“一人多岗”的 培养模式 全营共培养出 各类复合型人才300余名 93名军士通过 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先后有6人考学提干 1人被陆军表彰为 “强军精武标兵” 开设“红军夜校” 他带头参加 组织大讲堂 他登台授课 不断拓展官兵能力边界 在张灿灿的带领督促下 营里的每名官兵 以时不我待的状态谋战思战 全营上下呈现出 一片火热的练兵景象 官兵个人从“专业通” 变成了“多面手” 全营上下 也实现了“攥指成拳” 一次任务中 张灿灿指挥战斗突击群 远程机动3000余公里 一路演练指挥、通信、侦察 防卫、打击等20余个课目 采集了大量作战数据 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下 多项战法得到检验 全营战斗力得到锻炼提升 一往无前敢争先 身处西部高原 紧盯战争前沿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和高端战争的颠覆冲击 让身为营长的张灿灿 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准备慢了就会危险 准备迟了就会被动” 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 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带头抓创新、谋转型 听说上级下达了 某项试点任务 张灿灿主动请缨 把这块“烫手山芋”抢在手里 起初营里许多官兵不理解 “营连官兵也能玩转高科技吗?” 面对质疑 张灿灿用实际行动拉直问号 他一头扎进教材和说明书 把书籍翻得卷了边 邀请专家现地指导 还设立了技术攻关组 和战法创新工作室 带领全营技术骨干 展开集智攻关 那段时间 负责模拟器训练的 某连连长王祚说 营长就像“魔怔了” 经常是白天忙完工作 晚上还要接着加班 在模拟器上一练就到后半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 全营官兵在张灿灿的带领下 自学基础理论、自研设备器材 编写训练教材、展开实操训练 先后自主革新20余型装备 攻克10余项战训难题 培养出300余名熟练的操作手 探索形成的“智能+”训练模式 在部队得到推广 时光不负追梦人 站在荣誉殿堂回望来路 张灿灿23载的军旅人生 每一分耕耘皆沉淀收获 每一滴汗水都淬炼成长 谈及未来 他斩钉截铁地表示 “我要带领全营官兵 永葆对党忠诚的铁血军魂 和矢志打赢的胜战追求 在强军征途上 锐意进取、不懈冲锋 努力锻造尖刀铁拳 锤炼制敌硬功 切实扛起党和人民 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 :李晨辉、曹达功、曹磊、张石水、陆军融媒体记者张永进、李橙、徐从余、殷辉、李志旺1756176112794责编:王亚天人民陆军175617611279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f7fe481d7f1e499dbd6823f7dec6488.png{"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战旗指引方向 榜样催人奋进 不久前 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联合发布12名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陆军某旅营长张灿灿 就是其中之一 入伍23年 张灿灿把 “一心向党、一意谋战 一腔热血、一往无前”的 红军营精神贯穿军旅生涯 矢志精武强能勇当先锋 聚力转型向强敢为人先 今天小陆就带您一起看看 张灿灿的灿烂征途 一心向党铸忠诚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 首要政治品格 也是革命军人的本色和灵魂 张灿灿听着父亲的军旅故事长大 从小就对军营充满向往 “我要当兵,当好兵!” 带着这样朴素的愿望 他穿上军装 成为某红军团“夜老虎连”的 一名新兵 初入军营的张灿灿 到史馆学连史 听班长讲传统 红色血脉于无声中 植入了心底 激励着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在同批士兵中脱颖而出 因表现优异提干后 从排长到营长 他牢记初心、一心向党 始终以身作则当好红军传人 “红军营的官兵 千里机动红一线 宿营扎寨红一片……” 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入营 或是执行重大任务前 张灿灿都要组织大家 学传统、忆战史、祭先烈 激发献身使命的澎湃热情 听令而行彰显忠诚底色 转任炮兵连连长期间 张灿灿经历了 岗位变化带来的阵痛 从熟悉的步兵专业 到陌生的炮兵专业 他对自己说 “只要思想过了‘坎’ 转型又有何难?” 他俯下身子甘当“新兵” 向老班长虚心请教 从基础的背射表、练装弹 一点点练起 最终啃下炮兵专业“硬骨头” 攻克多个重难点课目 带领连队在演习中 打出了“满堂彩” 多年来 张灿灿历经8次岗位调整 岗岗过得硬、叫得响 先后10余次带领官兵 参与大项演习、远程机动 装备试点等险难任务 在历次任务中 他不惧挑战、表现出色 展现出过硬素质 一意谋战砺锋刃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在新兵连 身体素质并不出众的他 硬是把自己练成了精武榜上的“常客” 2006年 旧伤未愈的他 摘得团400米障碍比武桂冠 2008年 他在上级某次障碍比武中 意外踩空落入深坑 短暂晕厥后 凭借强大的意志力继续冲刺 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 刷新了项目纪录 战友们都形容他 “不是跑得快,而是飞得低” 备战转型路上 张灿灿从不含糊 提干成为指挥员后 实战标准更是他的“铁规矩” 容不得半点水分 有一次 营里组织炮兵射击 沙尘暴突然来袭 能见度不足100米 有人建议推迟射击 他却满脸严肃地说 “战争不会挑天气 练兵岂能避风沙?” 在他的带领下 官兵战风沙、克难关 打出了良好成绩 提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当连长 张灿灿把两个连队带成先进 任副营长 他以集团军第二名的成绩 征战上级比武取得佳绩 当营长 他3次带队 圆满完成演习任务 连续2年在旅军事训练考核 军官组中取得总分第一名 获评“优等指挥员” 从步兵“刀尖子” 到全能“武教头” 张灿灿向战冲锋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腔热血谋打赢 2017年 张灿灿所在单位调整组建 面对体制编制、武器装备 力量运用和协同方式等 诸多变化 他心中对打赢的执着 对胜战的渴望 却始终未变 张灿灿立下军令状 带领专业骨干深研体系练兵 既注重为传统步兵挖掘潜能 又坚持整合融合多兵种力量 在体系练兵中塑造优势 任营长以来 如何提升营队合成作战效能 战斗模块如何高效协同 成为张灿灿思考最多的问题 他带头练装备、学指挥、研战法 不但自己成为 精作战、懂指挥的行家里手 还推开 指挥军官“一专多能” 指挥军士“一兵多用” 营部参谋“一人多岗”的 培养模式 全营共培养出 各类复合型人才300余名 93名军士通过 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先后有6人考学提干 1人被陆军表彰为 “强军精武标兵” 开设“红军夜校” 他带头参加 组织大讲堂 他登台授课 不断拓展官兵能力边界 在张灿灿的带领督促下 营里的每名官兵 以时不我待的状态谋战思战 全营上下呈现出 一片火热的练兵景象 官兵个人从“专业通” 变成了“多面手” 全营上下 也实现了“攥指成拳” 一次任务中 张灿灿指挥战斗突击群 远程机动3000余公里 一路演练指挥、通信、侦察 防卫、打击等20余个课目 采集了大量作战数据 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下 多项战法得到检验 全营战斗力得到锻炼提升 一往无前敢争先 身处西部高原 紧盯战争前沿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和高端战争的颠覆冲击 让身为营长的张灿灿 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准备慢了就会危险 准备迟了就会被动” 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 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带头抓创新、谋转型 听说上级下达了 某项试点任务 张灿灿主动请缨 把这块“烫手山芋”抢在手里 起初营里许多官兵不理解 “营连官兵也能玩转高科技吗?” 面对质疑 张灿灿用实际行动拉直问号 他一头扎进教材和说明书 把书籍翻得卷了边 邀请专家现地指导 还设立了技术攻关组 和战法创新工作室 带领全营技术骨干 展开集智攻关 那段时间 负责模拟器训练的 某连连长王祚说 营长就像“魔怔了” 经常是白天忙完工作 晚上还要接着加班 在模拟器上一练就到后半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 全营官兵在张灿灿的带领下 自学基础理论、自研设备器材 编写训练教材、展开实操训练 先后自主革新20余型装备 攻克10余项战训难题 培养出300余名熟练的操作手 探索形成的“智能+”训练模式 在部队得到推广 时光不负追梦人 站在荣誉殿堂回望来路 张灿灿23载的军旅人生 每一分耕耘皆沉淀收获 每一滴汗水都淬炼成长 谈及未来 他斩钉截铁地表示 “我要带领全营官兵 永葆对党忠诚的铁血军魂 和矢志打赢的胜战追求 在强军征途上 锐意进取、不懈冲锋 努力锻造尖刀铁拳 锤炼制敌硬功 切实扛起党和人民 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 :李晨辉、曹达功、曹磊、张石水、陆军融媒体记者张永进、李橙、徐从余、殷辉、李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