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fgmxTyJ24 mil.huanqiu.comarticle电磁弹射,亚洲首个!/e3pmh1dm8/e3pmt7hva用电磁弹射实现微重力环境 我国这座实验装置前不久启动试运行近日已开始首批微重力实验这是个什么装置? 又是如何做到的? 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把“太空”搬到地面 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制建设,是亚洲首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它高达44.5米。整个实验装置内部是钢架结构,像一个“大电梯”,没有一处使用焊接,所有的连接是靠4万多颗螺栓,精准铆钉在一起。在“大电梯”中间“轿厢”的位置,一个圆筒形、能够上下移动的装置,是整个实验装置的实验舱。它直径1.2米,高2米,重500公斤。 这个实验舱怎么用?在舱里装实验样品,然后把实验舱以每秒20米的速度向上弹射,再回落下来。这个过程就可以给实验样品提供4秒的微重力环境。而弹射的过程,利用的就是电磁弹射技术。利用实验装置 首批科学实验展开 这4秒的微重力环境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科研人员近日利用这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开展了首批科学实验,其中就包括微重力喷雾冷却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解决航天器内部超大功率、超高热流器件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冷却控温问题。 什么样的实验可能需要这样的微重力环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研究员张永康介绍,主要是一些高精尖设备,比较前沿的物理实验,会需要这种绝对微重力水平。看实验舱里发生了什么↓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还可以通过精准控制,模拟月球和火星重力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弹射技术哪家强? 看现场实验 电磁弹射,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实现弹射。航母的电磁弹射以及很多大科学装置里的电磁弹射,利用的都是直线电机行波磁场的方式。 在生活中,常见的弹射方式有哪几种?电磁弹射与其他弹射方式有什么不同?看视频一起了解↓ 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正在规划 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已经开始了首批实验,更大规模的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也正在规划中,其能力水平将进一步拓展提高。 相较于4秒微重力装置,未来新一代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的各项指标将进一步提升,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地基微/低重力技术验证条件。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电磁技术研究室主任张建泉表示:“未来,如果我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到一定程度,安全性验证没有问题,人也可以进去里面,进行比如航天员的失重训练,或者失重体验、太空体验。” 监制 丨刘一鸣 主编丨白晨 总台记 者丨帅俊全 李峻 任梅梅 1695546774076责编:刘艳君央视军事169554677407611[]{"email":"liuyanjun@huanqiu.com","name":"刘艳君"}
用电磁弹射实现微重力环境 我国这座实验装置前不久启动试运行近日已开始首批微重力实验这是个什么装置? 又是如何做到的? 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把“太空”搬到地面 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制建设,是亚洲首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它高达44.5米。整个实验装置内部是钢架结构,像一个“大电梯”,没有一处使用焊接,所有的连接是靠4万多颗螺栓,精准铆钉在一起。在“大电梯”中间“轿厢”的位置,一个圆筒形、能够上下移动的装置,是整个实验装置的实验舱。它直径1.2米,高2米,重500公斤。 这个实验舱怎么用?在舱里装实验样品,然后把实验舱以每秒20米的速度向上弹射,再回落下来。这个过程就可以给实验样品提供4秒的微重力环境。而弹射的过程,利用的就是电磁弹射技术。利用实验装置 首批科学实验展开 这4秒的微重力环境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科研人员近日利用这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开展了首批科学实验,其中就包括微重力喷雾冷却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解决航天器内部超大功率、超高热流器件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冷却控温问题。 什么样的实验可能需要这样的微重力环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研究员张永康介绍,主要是一些高精尖设备,比较前沿的物理实验,会需要这种绝对微重力水平。看实验舱里发生了什么↓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还可以通过精准控制,模拟月球和火星重力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弹射技术哪家强? 看现场实验 电磁弹射,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实现弹射。航母的电磁弹射以及很多大科学装置里的电磁弹射,利用的都是直线电机行波磁场的方式。 在生活中,常见的弹射方式有哪几种?电磁弹射与其他弹射方式有什么不同?看视频一起了解↓ 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 正在规划 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已经开始了首批实验,更大规模的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也正在规划中,其能力水平将进一步拓展提高。 相较于4秒微重力装置,未来新一代20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的各项指标将进一步提升,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地基微/低重力技术验证条件。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电磁技术研究室主任张建泉表示:“未来,如果我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到一定程度,安全性验证没有问题,人也可以进去里面,进行比如航天员的失重训练,或者失重体验、太空体验。” 监制 丨刘一鸣 主编丨白晨 总台记 者丨帅俊全 李峻 任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