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iWPG mil.huanqiu.comarticle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中国大火箭应“动力先行”/e3pmh1dm8/e3pmt7hva【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对航天事业产生巨大兴趣。对于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非常振奋”。刘志让说,这股“航天热潮”是对航天人莫大的鼓舞,在2019年这个中国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年份,他们将带着这份期许不懈努力。今年是中国航天关键一年环球时报:您所在的航天六院作为“航天动力国家队”,在今年面临何种机遇与挑战?刘志让:2019年航天科技集团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全年实施30余次航天发射,每一次发射都与六院息息相关。今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任务:首先是长征五号复飞,这是一个重大考验。另外一个是在嫦娥四号去年月背着陆的基础上,嫦娥五号不仅要着陆,还要完成巡视探测、月面采样并返回等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的动力均由六院提供,不能有丝毫偏差,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环球时报:按计划,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明年又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航天六院在探月和探火工程方面进行了哪些技术储备? 刘志让:围绕嫦娥五号工程,我们除了提供火箭整套动力系统外,还提供了着陆器、轨道器、上升器的动力系统,尤其重要的是变推力发动机的研发和应用,这实际上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探测器最大特点就是历程时间比较长,处于高低温的环境。而且,火箭自身工作的时候,相当于振动源,势必会对探测器产品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考核,过程非常复杂。太空产品最怕“多余物”,火星上有空气有尘土,将来探测器停留火星工作因多余物的影响,是否还能正常运转,这些对我们也是非常大的考验。另外,飞行历程越远,对飞行器的要求越高,必须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些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追求极致,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性、重量与体积等指标达到最优,这是对我们设计能力的综合考验。希望与商业航天实现双赢环球时报:中国重型火箭是外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请问有何最新动向可以分享?刘志让:关于中国重型火箭的动力进展,目前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及25吨液氢液氧发动机等相关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进行,陆续完成主要组合件的方案考核,现已进入到联调联试阶段。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我们呼吁动力项目越快立项越好。目前,世界公认动力的研制周期较长,如果动力和火箭同步立项,对打造坚实可靠的动力将形成非常大的时间压力。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大吨位火箭发动机的试验条件,由此亟须国家先行启动动力立项和条件建设。环球时报:我们知道商业航天的发展速度很快,请问您如何看待航天动力国家队与商业航天公司之间的关系呢?刘志让: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大家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承担的好多任务,是我们很多年前就想到的、但那时认为还很遥远,结果没过多长时间,我们就实现了。就拿300次宇航发射来说,前100次用了37年,第二个100次用了7年,第三个100次用了4年。多样化促成了大众的航天热和太空探索热,这说明大家看好太空探索,看好太空经济,虽然有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和压力,但从中国航天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军民深度融合。一方面希望现有国防工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希望优秀的民营企业将优质的资源应用到航天领域。融合是必然的,我对此持有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凝心聚力,共同为了航天事业和强国建设而努力,大家强强联合,实现“双赢”。航天收入水平有待提升环球时报:2018年是中国航天的发射大年,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航天年度发射次数创下新高?我们在这方面有何秘诀?刘志让:秘诀在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就像之前提到的,生产节奏快,生产和研制数量上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力和任务需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如何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航天领域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非常辛苦,可是航天企业的薪酬处于中等水平,以地区而论也有差异,但整体而言在地区绝对排不到前列,最多也就是中上水平,这也是近年来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即使不考虑收入问题,让一个人每周连续上班7天也很难承受。组织上尽量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可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面临着住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这都需要从留人、用人、育人的环境以及收入待遇等全方位考虑从业人员的薪酬福利,提升大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环球时报:您能否谈谈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带来的意义?刘志让: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为新的起点。下一个100次发射还要多久取决于近两年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我相信只要保持现有劲头,后面每个100次发射的节奏都会越来越快。▲15523527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徐璐明环球时报155235276000011["9CaKrnKiUtf","9CaKrnKiN3V","9CaKrnKiHPX","9CaKrnKizzQ","9CaKrnKihoU","9CaKrnKicDs"]{"email":"xuluming@huanqiu.com","name":"徐璐明"}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对航天事业产生巨大兴趣。对于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非常振奋”。刘志让说,这股“航天热潮”是对航天人莫大的鼓舞,在2019年这个中国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年份,他们将带着这份期许不懈努力。今年是中国航天关键一年环球时报:您所在的航天六院作为“航天动力国家队”,在今年面临何种机遇与挑战?刘志让:2019年航天科技集团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全年实施30余次航天发射,每一次发射都与六院息息相关。今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任务:首先是长征五号复飞,这是一个重大考验。另外一个是在嫦娥四号去年月背着陆的基础上,嫦娥五号不仅要着陆,还要完成巡视探测、月面采样并返回等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的动力均由六院提供,不能有丝毫偏差,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环球时报:按计划,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明年又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航天六院在探月和探火工程方面进行了哪些技术储备? 刘志让:围绕嫦娥五号工程,我们除了提供火箭整套动力系统外,还提供了着陆器、轨道器、上升器的动力系统,尤其重要的是变推力发动机的研发和应用,这实际上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探测器最大特点就是历程时间比较长,处于高低温的环境。而且,火箭自身工作的时候,相当于振动源,势必会对探测器产品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考核,过程非常复杂。太空产品最怕“多余物”,火星上有空气有尘土,将来探测器停留火星工作因多余物的影响,是否还能正常运转,这些对我们也是非常大的考验。另外,飞行历程越远,对飞行器的要求越高,必须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些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追求极致,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性、重量与体积等指标达到最优,这是对我们设计能力的综合考验。希望与商业航天实现双赢环球时报:中国重型火箭是外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请问有何最新动向可以分享?刘志让:关于中国重型火箭的动力进展,目前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及25吨液氢液氧发动机等相关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进行,陆续完成主要组合件的方案考核,现已进入到联调联试阶段。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我们呼吁动力项目越快立项越好。目前,世界公认动力的研制周期较长,如果动力和火箭同步立项,对打造坚实可靠的动力将形成非常大的时间压力。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大吨位火箭发动机的试验条件,由此亟须国家先行启动动力立项和条件建设。环球时报:我们知道商业航天的发展速度很快,请问您如何看待航天动力国家队与商业航天公司之间的关系呢?刘志让: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大家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承担的好多任务,是我们很多年前就想到的、但那时认为还很遥远,结果没过多长时间,我们就实现了。就拿300次宇航发射来说,前100次用了37年,第二个100次用了7年,第三个100次用了4年。多样化促成了大众的航天热和太空探索热,这说明大家看好太空探索,看好太空经济,虽然有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和压力,但从中国航天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军民深度融合。一方面希望现有国防工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希望优秀的民营企业将优质的资源应用到航天领域。融合是必然的,我对此持有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凝心聚力,共同为了航天事业和强国建设而努力,大家强强联合,实现“双赢”。航天收入水平有待提升环球时报:2018年是中国航天的发射大年,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航天年度发射次数创下新高?我们在这方面有何秘诀?刘志让:秘诀在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就像之前提到的,生产节奏快,生产和研制数量上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力和任务需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如何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航天领域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非常辛苦,可是航天企业的薪酬处于中等水平,以地区而论也有差异,但整体而言在地区绝对排不到前列,最多也就是中上水平,这也是近年来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即使不考虑收入问题,让一个人每周连续上班7天也很难承受。组织上尽量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可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面临着住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这都需要从留人、用人、育人的环境以及收入待遇等全方位考虑从业人员的薪酬福利,提升大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环球时报:您能否谈谈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带来的意义?刘志让: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为新的起点。下一个100次发射还要多久取决于近两年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我相信只要保持现有劲头,后面每个100次发射的节奏都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