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ePnH作者:张海潮mil.huanqiu.comarticle【巨变·我守卫的热土】武警国宾护卫队的“低速”是怎么练成的?/e3pmh1dm8/e3pmt7hva【环球网军事报道】2015年9月3日,笔者和很多同事一起加班报道当天的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70周年阅兵。看着45名武警国宾护卫队队员驾驶摩托车组成双箭头和单箭头阵型,护卫抗战老战士车队率先通过天安门的镜头,大家都在赞叹中惊呼这支国宾部队第一次走上阅兵场。没有想到3年后的今天,能有机会和参加受阅的战士们坐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听他们讲诉当时阅兵和个人训练、执勤的往事。总以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待遇很好很优厚,可走过营区,和其他部队是一样的普通营房,一样的多人宿舍,一样的板床,吃一样的普通饭菜,真没有什么不同。交谈中几个战士也一再反复的纠正,他们没有任何优待,除了手中的装备是摩托车、执行的是国宾护卫任务以外,和其他的武警部队真没有什么区别。而他们和其他部队的战友一样都必须要达到军事训练大纲所规定的所有科目,没有任何的特殊和例外。想着电视画面上他们威风凛凛、风驰电掣的炫酷场景,回落到面前给人感觉是那么普通的战士,总有种不真实的错落感。可谁也无法否认就是这些真诚、坚毅、自信的战士,创造出令国人自豪的奇迹!这一系列的普通,其结果的含义就绝不普通了!在“9·3”阅兵式上,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是第一个出场受阅的方队,为了保证后面的三军仪仗队能跟上,必须保持10公里/小时的骑行速度。这对于快速、灵活的摩托车而言简直不可思议。要让长2.25米,重达268公斤的摩托车在低速状态下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求队员对摩托车有最好的掌控,而最终不只是单人能够做到“人车合一”,是整个方队的45辆摩托车在低速行进中还要保持稳定、整齐、用时精准!检阅时的规定速度标准是10公里/小时,但是国宾护卫队的训练标准则是更高的标准——7公里/小时!在解决速度问题后,还要进一步做到稳定和整齐。无数次问战士,他们都是怎样做到的?最后得到的几乎都是一样的回答,就是训练!不停的练!无法描述的苦练!成百上千遍训练,7公里时速行驶在宽及轮胎(20里米)的100米长独木桥上,摩托车不偏不掉;低速行驶中油箱盖放置装满水的水杯,杯不倒水不洒;编队行驶,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停车在标齐线,误差不超过1厘米……在加强训练的同时,护卫车辆的改良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2015年3月,摩托车礼宾方队邀请8位行业专家成立技术攻关组,研讨论证一系列技术革新方案,最终实施,在技术上增强了低速稳定性。在长安街上,专门为摩托车画出了两条笔直的白线——从调整线到疏散线全长783米,方队训练按照用时4分41秒56分进行。训练中,队员在框定轮胎的极狭窄道路上依次通过,每次通过783米的时间也限定在4分41秒56分,分秒不差!2015年“9·3”阅兵,国宾护卫队护卫抗战老兵和支前模范通过天安门,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而他们背后洒下的汗水、身上留下的疤痕却少为人知。(张海潮)15421659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海潮环球网154216590000011["9CaKrnK03NF","9CaKrnJUTwj","9CaKrnKeKqW","9CaKrnKdHgm","9CaKrnKd4if","9CaKrnK7bce"]//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1114/11/32/20181114113246692.png{"email":"zhanghaichao@huanqiu.com","name":"张海潮"}
【环球网军事报道】2015年9月3日,笔者和很多同事一起加班报道当天的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70周年阅兵。看着45名武警国宾护卫队队员驾驶摩托车组成双箭头和单箭头阵型,护卫抗战老战士车队率先通过天安门的镜头,大家都在赞叹中惊呼这支国宾部队第一次走上阅兵场。没有想到3年后的今天,能有机会和参加受阅的战士们坐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听他们讲诉当时阅兵和个人训练、执勤的往事。总以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待遇很好很优厚,可走过营区,和其他部队是一样的普通营房,一样的多人宿舍,一样的板床,吃一样的普通饭菜,真没有什么不同。交谈中几个战士也一再反复的纠正,他们没有任何优待,除了手中的装备是摩托车、执行的是国宾护卫任务以外,和其他的武警部队真没有什么区别。而他们和其他部队的战友一样都必须要达到军事训练大纲所规定的所有科目,没有任何的特殊和例外。想着电视画面上他们威风凛凛、风驰电掣的炫酷场景,回落到面前给人感觉是那么普通的战士,总有种不真实的错落感。可谁也无法否认就是这些真诚、坚毅、自信的战士,创造出令国人自豪的奇迹!这一系列的普通,其结果的含义就绝不普通了!在“9·3”阅兵式上,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是第一个出场受阅的方队,为了保证后面的三军仪仗队能跟上,必须保持10公里/小时的骑行速度。这对于快速、灵活的摩托车而言简直不可思议。要让长2.25米,重达268公斤的摩托车在低速状态下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求队员对摩托车有最好的掌控,而最终不只是单人能够做到“人车合一”,是整个方队的45辆摩托车在低速行进中还要保持稳定、整齐、用时精准!检阅时的规定速度标准是10公里/小时,但是国宾护卫队的训练标准则是更高的标准——7公里/小时!在解决速度问题后,还要进一步做到稳定和整齐。无数次问战士,他们都是怎样做到的?最后得到的几乎都是一样的回答,就是训练!不停的练!无法描述的苦练!成百上千遍训练,7公里时速行驶在宽及轮胎(20里米)的100米长独木桥上,摩托车不偏不掉;低速行驶中油箱盖放置装满水的水杯,杯不倒水不洒;编队行驶,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停车在标齐线,误差不超过1厘米……在加强训练的同时,护卫车辆的改良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2015年3月,摩托车礼宾方队邀请8位行业专家成立技术攻关组,研讨论证一系列技术革新方案,最终实施,在技术上增强了低速稳定性。在长安街上,专门为摩托车画出了两条笔直的白线——从调整线到疏散线全长783米,方队训练按照用时4分41秒56分进行。训练中,队员在框定轮胎的极狭窄道路上依次通过,每次通过783米的时间也限定在4分41秒56分,分秒不差!2015年“9·3”阅兵,国宾护卫队护卫抗战老兵和支前模范通过天安门,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而他们背后洒下的汗水、身上留下的疤痕却少为人知。(张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