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75nm mil.huanqiu.comarticle袖珍版第三次世界大战:带给世人多少沉思/e3pmh1dm8/e3pmh1e5j袖珍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它到底带给世人多少沉思(节选自《叙利亚战争沉思录——二十一世纪的微型世界战争》一书的总论部分,况腊生 著 人民出版社)大中东已经超越了地理概念,范围包括欧洲的土耳其、北非各国、海湾各国、伊朗、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黎巴嫩,地理意义上还包括塞浦路斯,宗教和政治意义上与阿富汗紧密相关,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语言是大中东的两个基本元素。 在大中东的数十个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中,包括叙利亚在内,政治上大多是当政者大权在握、“家天下”现象很普遍,以强权、家族、部族和派别为核心建立权威政体,拒绝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没有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国家经济极度依赖石油出口,形成石油单一经济,国际石油价格决定国民收入,发展极不稳定。文化传统上,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受到中下层的普遍欢迎,而上层精英更多倾向于走世俗路线,外部又受到全球化的挑战。地缘政治上,石油美元的存在,使得中东事务长期受到美国的操控和干预,内部四分五裂,代理人战争一直未曾停息。“在某种程度上,中东政治就像流沙一样,成为诱惑大国称霸、进而又埋葬大国霸权的‘坟墓’”。 叙利亚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大多数逊尼派长期被少数什叶派政府排除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核心之外,处于边缘化的这些势力在阿萨德家族权威政体下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而巴沙尔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失败,叠加连续罕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经济处于极端困难之中。在“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欧美利用逊尼派的不满和叙利亚国内的危机,企图借助暴力手段,强行推翻长期不顺从西方的巴沙尔政权,进而推翻伊朗这个中东最后和最大的反西方政权,而中东逊尼派国家也希望借此推翻叙利亚和伊朗,组织什叶派崛起,这使得中东战火此起彼伏,民族问题、种族问题、教派冲突、地缘争夺、恐怖主义、大国介入等相互重叠,大中东陷入了“恐怖泥潭”。极端组织、反对派武装、库尔德人、以色列、美国、俄罗斯、英国、沙特、卡塔尔、伊朗、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国家和势力都卷入了这场烽火之中。在叙利亚不足2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一方面是支持巴沙尔政府的俄、伊朗、伊拉克和黎巴嫩真主党等数个国家和势力,一方面是美国领导的60多个支持反对派武装的国际联军,还有沙特组建34国伊斯兰反恐联盟,还有IS等极端组织等势力。叙利亚战争被很多媒体称为袖珍版“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使得原本就充满民族矛盾、教派冲突、油气资源和地缘政治争夺中东地区更加复杂多变,严重恶化了当地局势。叙利亚战争其实是俄美地缘政治争夺与中东油气资源控制的结果。美国企图推翻巴沙尔政权,再孤立和推翻伊朗政权,实现完全独霸中东的局面,进而可以将俄彻底逐出中东地区,配合北约的东扩,完成对俄西部和南部的包围圈,同时完全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取代俄在欧洲能源供应市场的地位,实现与欧洲联手对付俄,并使俄油气单一的经济自动崩溃。叙利亚战争之所以持续多年,主要是美国国力早已今非昔比,在中东奉行收缩战略,无法再出动大规模部队直接参战,深陷欧债危机和英国脱欧影响的欧洲无力单独处理叙利亚危机,所以欧美主要通过大力扶持叙利亚反对派和库尔德人武装,以实现低成本推翻巴沙尔政权。而强势复兴的俄罗斯则通过全力支持叙利亚,以全面进入中东地区,扭转中东地区的颓势。在俄的全力介入下,叙利亚政府军逐渐扭转战局,并形成与美国所支持的库尔德人武装形成对峙。这场战争久拖不决,已经成为教派冲突、地区冲突和大国博弈的混合体。俄美双方各自都不同程度实现了自己在叙利亚的目的,未来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在没有其他大国参与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俄美两国的较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数年来,在狭窄的叙利亚地域,难分敌我的各方进行着及其惨烈的战争,拉卡战役再现了“一战”绞肉机现象。叙利亚战争堪称有史以来最惨的崩溃事件之一。在完全消灭“伊斯兰国”等恐怖势力后,阿以问题、库尔德独立问题将成为中东的另一个火药桶,叙利亚的和平依旧困难重重。叙利亚战争的根源是俄美的严重对立。俄美严重对立无关意识形态,更无关社会制度,本质原因只有一个,美国秉持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单极世界目标,容不得任何国家对其有任何挑战,任何国家的复兴对美而言都是威胁和挑战。俄坚持与美国不同的多极世界理念,又拥有巨大的军事潜力,是唯一能在半小时或更短时间内毁灭美国的国家。2015年在瓦尔代论坛上,普京非常形象地、像讲故事一样说为什么俄不能去主动讨好美国。美国能不能放俄罗斯一马?他说得很形象:“如果我们俄罗斯小狗熊乖乖的在树林里待着,光吃点蜂蜜吃点野果子,不去追着小野猪满森林的乱跑,不去追肉食吃,那人家,人家指的是美国,人家是不是会放过我们呢,他说不会,人家会把我们用铁链子拴起来,甚至把我们俄国小狗熊做成标本挂到墙上。”换言之,对美国示好没用,美国是不会放过你的。布热津斯基有过两项搞垮俄罗斯的策划:第一个:“分而治之”,希望俄分裂成三块:莫斯科公国(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共和国、远东共和国。最多让它们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这样就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第二个:“离岸平衡”,利周边与俄关系不好、亲西方的国家去制衡俄罗斯。这样,美国自己就可以少出钱、少出人。格鲁吉亚战争和乌克兰危机就是例证,现在美国还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包围俄罗斯,挑动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对付俄罗斯。自冷战结束以来,中东实际上一直是由美国在管,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东是美国治下的中东。但是经过20年来的实践证明,美国式或者西方式的中东治理模式问题非常多,最终不仅搞乱了中东,也搞坏了自己,使得恐怖主义势力全球扩散。但是现在,国际社会还没有找到新的合适的中东治理模式。实现现代化转型,融入现代社会,是中东不可避免的道路,但光靠战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相反会加剧转型困难、催生极端主义。或许主动拥抱现代社会的民主与科学,才是叙利亚和伊斯兰国家最好的选择。(节选自《叙利亚战争沉思录——二十一世纪的微型世界战争》)15221179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ouyang环球网152211798000011["9CaKrnK1R1E","9CaKrnK1RLB","9CaKrnK1IeL","9CaKrnK1HJ9","9CaKrnJSlZE"]//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327/10/34/20180327103432452.jpg{"email":"zhouyang@huanqiu.com","name":"zhouyang"}
袖珍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它到底带给世人多少沉思(节选自《叙利亚战争沉思录——二十一世纪的微型世界战争》一书的总论部分,况腊生 著 人民出版社)大中东已经超越了地理概念,范围包括欧洲的土耳其、北非各国、海湾各国、伊朗、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黎巴嫩,地理意义上还包括塞浦路斯,宗教和政治意义上与阿富汗紧密相关,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语言是大中东的两个基本元素。 在大中东的数十个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中,包括叙利亚在内,政治上大多是当政者大权在握、“家天下”现象很普遍,以强权、家族、部族和派别为核心建立权威政体,拒绝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没有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国家经济极度依赖石油出口,形成石油单一经济,国际石油价格决定国民收入,发展极不稳定。文化传统上,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受到中下层的普遍欢迎,而上层精英更多倾向于走世俗路线,外部又受到全球化的挑战。地缘政治上,石油美元的存在,使得中东事务长期受到美国的操控和干预,内部四分五裂,代理人战争一直未曾停息。“在某种程度上,中东政治就像流沙一样,成为诱惑大国称霸、进而又埋葬大国霸权的‘坟墓’”。 叙利亚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大多数逊尼派长期被少数什叶派政府排除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核心之外,处于边缘化的这些势力在阿萨德家族权威政体下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而巴沙尔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失败,叠加连续罕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经济处于极端困难之中。在“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欧美利用逊尼派的不满和叙利亚国内的危机,企图借助暴力手段,强行推翻长期不顺从西方的巴沙尔政权,进而推翻伊朗这个中东最后和最大的反西方政权,而中东逊尼派国家也希望借此推翻叙利亚和伊朗,组织什叶派崛起,这使得中东战火此起彼伏,民族问题、种族问题、教派冲突、地缘争夺、恐怖主义、大国介入等相互重叠,大中东陷入了“恐怖泥潭”。极端组织、反对派武装、库尔德人、以色列、美国、俄罗斯、英国、沙特、卡塔尔、伊朗、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国家和势力都卷入了这场烽火之中。在叙利亚不足2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一方面是支持巴沙尔政府的俄、伊朗、伊拉克和黎巴嫩真主党等数个国家和势力,一方面是美国领导的60多个支持反对派武装的国际联军,还有沙特组建34国伊斯兰反恐联盟,还有IS等极端组织等势力。叙利亚战争被很多媒体称为袖珍版“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使得原本就充满民族矛盾、教派冲突、油气资源和地缘政治争夺中东地区更加复杂多变,严重恶化了当地局势。叙利亚战争其实是俄美地缘政治争夺与中东油气资源控制的结果。美国企图推翻巴沙尔政权,再孤立和推翻伊朗政权,实现完全独霸中东的局面,进而可以将俄彻底逐出中东地区,配合北约的东扩,完成对俄西部和南部的包围圈,同时完全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取代俄在欧洲能源供应市场的地位,实现与欧洲联手对付俄,并使俄油气单一的经济自动崩溃。叙利亚战争之所以持续多年,主要是美国国力早已今非昔比,在中东奉行收缩战略,无法再出动大规模部队直接参战,深陷欧债危机和英国脱欧影响的欧洲无力单独处理叙利亚危机,所以欧美主要通过大力扶持叙利亚反对派和库尔德人武装,以实现低成本推翻巴沙尔政权。而强势复兴的俄罗斯则通过全力支持叙利亚,以全面进入中东地区,扭转中东地区的颓势。在俄的全力介入下,叙利亚政府军逐渐扭转战局,并形成与美国所支持的库尔德人武装形成对峙。这场战争久拖不决,已经成为教派冲突、地区冲突和大国博弈的混合体。俄美双方各自都不同程度实现了自己在叙利亚的目的,未来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在没有其他大国参与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俄美两国的较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数年来,在狭窄的叙利亚地域,难分敌我的各方进行着及其惨烈的战争,拉卡战役再现了“一战”绞肉机现象。叙利亚战争堪称有史以来最惨的崩溃事件之一。在完全消灭“伊斯兰国”等恐怖势力后,阿以问题、库尔德独立问题将成为中东的另一个火药桶,叙利亚的和平依旧困难重重。叙利亚战争的根源是俄美的严重对立。俄美严重对立无关意识形态,更无关社会制度,本质原因只有一个,美国秉持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单极世界目标,容不得任何国家对其有任何挑战,任何国家的复兴对美而言都是威胁和挑战。俄坚持与美国不同的多极世界理念,又拥有巨大的军事潜力,是唯一能在半小时或更短时间内毁灭美国的国家。2015年在瓦尔代论坛上,普京非常形象地、像讲故事一样说为什么俄不能去主动讨好美国。美国能不能放俄罗斯一马?他说得很形象:“如果我们俄罗斯小狗熊乖乖的在树林里待着,光吃点蜂蜜吃点野果子,不去追着小野猪满森林的乱跑,不去追肉食吃,那人家,人家指的是美国,人家是不是会放过我们呢,他说不会,人家会把我们用铁链子拴起来,甚至把我们俄国小狗熊做成标本挂到墙上。”换言之,对美国示好没用,美国是不会放过你的。布热津斯基有过两项搞垮俄罗斯的策划:第一个:“分而治之”,希望俄分裂成三块:莫斯科公国(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共和国、远东共和国。最多让它们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这样就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第二个:“离岸平衡”,利周边与俄关系不好、亲西方的国家去制衡俄罗斯。这样,美国自己就可以少出钱、少出人。格鲁吉亚战争和乌克兰危机就是例证,现在美国还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包围俄罗斯,挑动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对付俄罗斯。自冷战结束以来,中东实际上一直是由美国在管,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东是美国治下的中东。但是经过20年来的实践证明,美国式或者西方式的中东治理模式问题非常多,最终不仅搞乱了中东,也搞坏了自己,使得恐怖主义势力全球扩散。但是现在,国际社会还没有找到新的合适的中东治理模式。实现现代化转型,融入现代社会,是中东不可避免的道路,但光靠战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相反会加剧转型困难、催生极端主义。或许主动拥抱现代社会的民主与科学,才是叙利亚和伊斯兰国家最好的选择。(节选自《叙利亚战争沉思录——二十一世纪的微型世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