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被称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井喷之年",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技术都取得了重要突破,让全中国人骄傲,令国际叹为观止。外媒预测,中国将对世界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施加了巨大影响。中国航空工业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绝不容错过。2013两会期间,中国航空界代表积极为我军工企业改革、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等建言献策,助力中国航空工业再一次突破。

•孙聪(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

2012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井喷之年,多年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在3D打印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商业模式创新也取得了突破。

我建议,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国发37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力度,允许军工集团可以在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多元化、允许将军品总装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从而真正实现体制机制变革,早日形成“商办官助”的投融资模式。

•孟祥凯(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分党组书记):

军工企业要想快速发展、迅速壮大,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就成为必由之路。2010年10月,国务院及中央军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军工发展动力和活力”“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步”的明确要求。但是目前五年的时间进度已经过去了一半,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 步伐步履维艰。

为了能够抓住军工企业改革的历史机遇,尽快提升军工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技术生产能力,我建议进一步落实国发37号文要求,允许军工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简化军工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工作审核流程,放宽监管尺度,加大对军工企业改制上市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的双重力量,使我国军工企业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在通用航空方面,我建议我国通用航空已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相对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通用航空领域仍处于弱势,现行的政策及制度仍然不能满足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快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制定出能够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具体包括通用航空培训、自有知识产权和中外合资的通用航空企业的进口优惠、国产通用飞机的销售、机场等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新兴通航业态俱乐部及FBO(地面固定运营基地)建设等方面,以鼓励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自主创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李根(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新飞董事长、总经理):

航空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大国地位的象征,发展航空工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防、科技等方面的多重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党和国家对航空工业高度重视,航空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信心倍增。为保证航空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好宏观科学决策与管理,制定体现国家意志、长期稳定、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力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我建议国家加快航空工业立法,制定规范航空工业的基础法律,明确航空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的地位、指导方针和产业发展政策,改革空域管理、适航管理、通用航空管理等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完善航空工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环境,为实现由航空工业大国到航空工业强国的转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樊会涛(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导弹院总设计师):

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对中航工业的成绩感到很震撼。2012年航空工业呈现爆发态势,对国人的影响非常大。

我积极支持国家加快航空工业立法,保障航空工业发展。现行的《民用航空法》主要规范民航运输产业和相关活动,未能对航空工业做出法律规范;与航空工业直接相关的适航管理、通用航空管理、空域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航空工业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为了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加快实现从航空工业大国向航空工业强国的根本转变,更好地支撑国家战略,建议国家加快航空工业立法,制定规范航空工业的基础法律,并完善航空工业配套法规,营造航空工业良好发展环境。

•唐军(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西飞董事长):

发展支线航空是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依托支线飞机特别是国产支线飞机的支撑。虽然我国目前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支线航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政策、体制和环境制约因素,严重影响着支线航空及国内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形成较大制约。

建议我国顺应民航业和航空业发展以及地方发展支线航空的需求,落实相关政策,降低支线航空运营成本,加快实施基本民航服务,加大对民机新型号研制投入力度和对航空公司发展支线航空的支持力度,鼓励航空公司使用国产民机,通过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实现航空运输结构调整和航线网络转型,推进民航强国战略实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振兴民族航空工业、建设民航强国发挥重要作用。

•余枫(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昌飞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是国家出台通航政策的“起步期”,出台的政策主要涉及民航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通用航空器引进管理等,对于具体低空空域划分及管理、机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还未出台,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通用航空,政府政策至关重要。由于通用航空在某些服务领域、机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市场失灵,因此在发展初期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扩大政府性需求,加大政府投入。

与此同时,与通航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空域、机场、飞行员等基础资源需国家层面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由于通航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有较大作用,地方政府也应从土地、财税等方面予以支持。

•羊毅(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光电所副总工程师兼总师办主任):

我很关注机载产业的发展。机载设备是飞机的耳目、大脑和神经,可以说是飞机先进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先进的机载设备就没有先进的飞机。其相关的关键技术也起着重大的作用。目前国内发展的主要民机,所使用的机载设备绝大部分为国际供应商提供。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国外所谓的技术限制出口等因素,对于整机的交付进度会产生极大的延迟。

希望政府进一步细化民机机载设备与系统产业规划,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机载设备研发能力平台;制定机载设备与系统产业的发展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彭建武(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南方董事长、总经理):

目前国内航空工业和民航业都对发展支线航空充满希望,均认为支线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多数航空公司有计划涉足支线业务或者扩大支线业务。但目前国内支线航空发展环境不甚理想,其中包括枢纽机场对涡桨支线飞机存在歧视,国家对民航支线经营权的保护不够,支线机场定位不准,拔高支线运营成本等。

建议在支线运营政策方面,减少国产支线飞机收费、调整支线补贴政策;鼓励航空公司使用国产支线运营、消除大型枢纽机场对涡桨支线飞机的歧视等;在购机环节,通过提高飞机销售财政贴息率,同时建立专项融资基金,提供持续的融资支持等方式,多方面降低用户的购机成本及使用成本。

•马永胜(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航宇董事长、总经理):

我十分关注三线军工企业的发展,我的建议就是关于这方面的。三线军工企业是“备战备荒为人民”那个特定年代的产物。从他诞生之日起到今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军品到民品、由固定职工到合同职工、由传统国企到通过改制、改组、资产重组、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一系列的转变和变化,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如今,在改革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全面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曾经的三线军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我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老三线军工企业加以扶助和支持:适当给予三线军工企业税收政策优惠,增大对三线军工企业的补贴力度和范围,出台针对三线军工企业的免息流动资金政策,出台鼓励优秀人才落户三线军工企业的试点政策,进而提升三线企业技术水平、人才水平和综合能力,充分激发三线企业的战斗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为稳定国家经济、促进国防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楚海涛(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贵航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我来自三线地区贵州,我对三线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从1964年至1980年,国家号召400余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三线地带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特别是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三线厂”逐步退军化、民营化,大多数都就近搬迁到附近的城市,开始了“保军转民”、“军民融合”式探索发展新阶段,比如航空工业在贵州就有50多家单位在职和离退休共计10万多人。

我注意到,在如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全面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三线军工企业“靠山、进洞、隐蔽”的特点已经不再是生存优势,反而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历史问题全面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三线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相关企业及其职工的生存、更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国防工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多数三线军工企业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重新布局,又面临着“退城进园、退城进郊”,减免税对于企业在这一转型期效益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从长远看对其良性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对于三线军工企业,税收优惠有助于其积蓄动能,增大资源调配空间,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

•唐长红(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

国发37号文件指出:对于应用型军工科研院所,积极推进企业化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转为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国际军工实例证明,通过产研结合,军工企业能够有效的整合内部分散的科研资源,改变机制体制,使得先进科研成果能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但是目前,由于涉及部门较多,改制成本较高以及考虑到职工稳定等因素,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工作进展缓慢。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实施细则,明确牵头主管部门,减轻军工集团推进科研院所改制成本,加快推进应用开发类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工作。

•傅惠民(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北京市主委):

2012年中航工业取得了全面发展、全面突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指日可待,我感到振奋、震撼。

当前关于国有企业如何发展,社会上各种议论很多。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和军工体系,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建议国家加大对航空业的投入,推动航空业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体系,在全球竞争中展现出优势。

•吴光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飞副总经理):

2012年中航工业壮了军威国威,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国商飞研制的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对中国航空工业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自豪。

我建议在民机产业的对外合作合资项目中,国家在注册资金等方面给与支持;建议加快建立包括通航机场在内的通用航空服务体系,使通用飞机将来既能飞得起来,又能落得下去;建议在支线航空及民机产业发展上,积极鼓励地方政府修建地方机场,并使国产飞机在机场使用和航线运营上得到支持。

我期待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实现航空运输结构调整和航线网络转型,推进民航强国战略实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振兴民族航空工业、建设民航强国发挥重要作用。

•罗胜联(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江西省委副主委、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

作为江西团的人大代表,我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感到很振奋。最近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让全体中国人骄傲。近年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技术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国际政治军事舞台得到了很好地展示。

我很关注民机机载产业的发展。我国机载设备的发展还不完善,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与世界先进生产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民机机载设备产业规划,制定机载设备产业的发展政策并给予财政支持,为民机机载设备相关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支持。

•陶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中航工业取得的成绩让我感到很震撼,让中国人非常提气。

这次“两会”,我很关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发布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出现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的迅速集中进入,我国通用航空已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相对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通用航空领域仍处于弱势,现行的政策及制度仍然不能满足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快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国家制定出能够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具体包括通用航空培训、自有知识产权和中外合资的通用航空企业的进口优惠、国产通用飞机的销售等方面,以鼓励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自主创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徐世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副主席):

作为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中航工业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大,社会对航空工业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航空工业已初步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基础比较先进的机载设备研发体系和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领军的能打硬仗的科技人员队伍,为大型飞机的研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应该对将要遇到的困难有足够的估计,主要表现在:研制队伍尚缺乏对大型飞机机载系统研制与集成的足够经验;许多关键设备在寿命与可靠性等指标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适航取证方面的经验和满足适航标准要求的系统设计规范和实验指南,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民用机载设备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上存在很大差距。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航空机载设备的研发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很多关键设备都需要超前、独立发展,有些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2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不提前部署会拖飞机研发的后腿。

结语年轻的中国航空怀揣着祖国的柔情,在万众瞩目下飞越了2012年的天际,用绚丽的轨迹埋葬了曾经的艰难险阻,用佳绩告慰了中国航空的先行者。2013年,中国航空进入了新的一个高度,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曾经的岁月可证,当疾风劲雨与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梦想的中国航空狭路相逢,终究会落败,中国航空亦因此,飞得更高,万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