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一飞院),于1961年11月在南京组建,1975年定址西安市阎良区,是我国目前唯一集歼击轰炸机、轰炸机、民用飞机、运输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级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院。
新飞豹的诞生宣告了中国结束画图板时代
1998年底,国家杀手锏工程“新飞豹”飞机的研制落到一飞院的肩上,时间、任务之紧迫前所未有,一飞院决定全面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来大大降低研制风险,并将CATIA V5作为推进数字化设计应用的敲门砖.
CATIA V5是基于个人分布式终端的设计平台,当时连美国波音公司都未敢转换设计平台,推广使用CATIA V5,此时的一飞院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决心,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全机数字电子样机。2000年底,当一飞院将新飞豹全机电子样机变为现实时,引起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巨大震动。在新飞豹飞机设计中,数字样机使设计周期缩短了30%以上,研制经费大大压缩,并彻底宣告了画图板时代的结束,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数字化设计时代。
空警2000全过程零件报废率接近于零
“新飞豹”飞机研制还需要实体样机的对比支持验证,一飞院通过国家又一杀手锏工程—空警2000飞机的研制,将数字化设计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步,彻底抛弃了研制实体物理样机费时、费力、耗资巨大及模拟量设计加工的传统模式,建立了数字化设计管理体系。当空警2000某超大型部件全部实现无图纸化一次加工成型、一次性完成无余量装配、全过程零件报废率接近于零时,创造了国内数字化设计加工方面的奇迹,中航工业彻底进入了无纸化设计、加工时代。
ARJ21-700型飞机开创异地协同设计的新局面
通过ARJ21-700型飞机的研制,一飞院率先在国内建立并实现了西安-上海两地飞机异地协同设计的新局面,实现了飞机产品的设计加工跨地域、跨行业同步进行,创建了全新的并行设计模式。
设计仿真技术的应用,为飞行员或工程人员提供逼真的视觉、听觉、动感、力感模拟,从而进行飞机的飞行动力学特性、飞机操纵系统、控制系统的功能特性的评估,大大降低飞机研制技术风险。
大飞机研制助力打破国外封锁
飞机机翼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并对我国封锁,是制约我国大飞机研制的核心关键技术。2003年以来,中航工业西飞以ARJ21飞机和大飞机研制为契机,通过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性试验,最终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
结语:
以上便是中航工业技术进步的缩影,正是有了如上所述的一大批飞机设计技术的突破,才使我国当前的飞机设计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并不断逼近西方发达国家,助推中国航空工业步入航空发达国家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