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5jzJ mil.huanqiu.comarticle邓景辉总师:中国新直升机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e3pmh1dm8/e3pmt91uh【环球网军事报道 记者 刘昆】从1951年到2017年,中国直升机工业已走过了66个春秋,通过几代直升机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12个平台、60多个型号的庞大直升机谱系,基本满足了中国国防和国民经济的需求,同时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具备了第三代和第四代直升机的研发能力。在60多年的征程中,中国直升机工业涌现了一系列带头领军人物,其中直升机所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邓景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中国直升机的摇篮江西景德镇,环球网记者对邓景辉总师进行了专访。六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中国直升机人并未停下赶超世界的脚步,在谈到新一代重点型号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时,邓景辉总师表示,我国新一代重点型号直升机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期间也遇到了一些坎坷,首先必须要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实现全域全时复杂气候的使用能力,其中"全域"指的是必须满足我国复杂地形环境比如高原海岛环境,过去国产直升机由于各种限制,使得高原性能等方面有所欠缺,例如汶川地震中就要依赖国外的米-26重型直升机。其次,"全时"指的是全天候的使用能力,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借助微光夜视红外融合等先进技术克服限制。最后是"复杂气候",指的是在风沙雨雪结冰环境下,直升机都必须能正常使用。在谈到重点型号克服技术挑战的问题时,邓景辉举了个例子,众所周知,直升机旋翼防结冰是非常核心的先进技术,在新机研发之前,我国国产直升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而针对复合材料桨叶内部埋设加热组件的技术,长期以来都只有美国和法国掌握,例如美国的S-92、新黑鹰、欧洲的EH-101和超美洲豹直升机。旋翼防除冰技术需要对复合材料内埋加热组件的热功率密度进行精准控制,如果温度高了可能烧坏桨叶,温度低了又无法除冰,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此外加热组件埋在桨叶中,如何在桨叶高速旋转下保证组件的寿命和可靠性,涉及的技术问题非常复杂,因此也成为了美国和法国的不传之秘。在我国新一代型号的研发过程中,解决旋翼防除冰技术难题成了重中之重,当时国内有两大型号都有类似需求,综合考虑决定采取对法国际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邓景辉提到了一个小插曲,谈判合作过程中,法国方面在收到中方合作需求时曾傲慢的表示,就算中国人给再多钱,我们最多也只能帮你们做一个型号。这让邓景辉等直升机人憋了一口闷气,下定决心必须通过自主研发攻克这项直升机关键技术,做出中国人的"争气工程"。在组建项目攻关团队时,邓景辉明确表示,旋翼防除冰技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决不能拖整个新机项目的后腿。由于在此之前直升机所曾有预见性的进行了先期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因此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同时项目团队通过科研院校等各种渠道,尽可能的整合各种技术资源以推进项目攻关。在此基础上,邓景辉带领团队反复进行热力学分析、全尺寸试验等研究,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攻克了直升机旋翼的防除冰技术,在经过大量测试后表明完全能满足国产直升机的防除冰需求,与另一机型的法国系统相比毫不逊色,标志着我国在直升机核心技术上摆脱了国外依赖。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突破了直升机旋翼防除冰技术一年后,法国方面又找上了中方提出可以提供帮助,然而这次面对法方的提议,邓景辉斩钉截铁地说出了"NO!",在这一瞬间,邓景辉压抑许久的郁闷终于得到了痛快的宣泄。新一代重点型号涉及了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旋翼防除冰只是其中的一环,目前全球范围内新一代直升机开始应用电传飞控系统这一新兴技术,包括美国的H-92、新黑鹰和俄罗斯的安萨特直升机。与传统的机械飞控系统相比,电传飞控能大幅降低直升机的重量并且提高飞行员的操控性,因此成了新一代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新机型号研发时,国内并没有机型采用电传飞控,国外的例子也寥寥无几,因此是否采用电传飞控就成了争论的焦点,面对不同的声音和质疑,邓景辉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决定一步到位直接采用电传飞控,这并非是拍脑袋的盲目决定,而是建立在过往大量理论、软件和硬件试验的基础上,邓景辉认为,应用直升机电传飞控的时机已经成熟,而通过目前的使用反馈,这个决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一方面解决了工程急需,另一方面则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在谈到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现状时,邓景辉介绍,目前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承担了中国国产直升机的研发工作,与昌飞、哈飞形成了"一所两厂"的布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直升机已经从一代进展到四代,目前我国的二代直升机已经基本淘汰,例如早期型号的直-8都已逐步退役,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代直升机为主体的现状,例如国产武直-10、直-19、AC-313直升机都是三代机的代表,其典型特点是大量运用复合材料,发动机油耗降低,直升机寿命有较大提升,而四代机的综合性能还将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旋翼等核心部件的寿命也大幅提升,同时新一代涡轴发动机的油耗降低功率提高,真正意义体现全域全时复杂气候的使用能力,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拉出去就能用"。在谈到五代直升机技术时,邓景辉表示,五代直升机将突破300公里的时速门槛,目前以美国的S-97、X-2技术验证机为代表,中国目前也在积极探索研发中,可以说,中国直升机人不断追求探索的脚步绝不会停,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征程中将做出越来越突出的贡献。15061362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徐璐明环球网150613620000011["9CaKrnK5hwu","9CaKrnK5cs2","9CaKrnK5bjG","9CaKrnK4V9K","9CaKrnK4wxk","9CaKrnK3qVf"]//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923/11/11/20170923111107848.jpg{"email":"xuluming@huanqiu.com","name":"徐璐明"}
【环球网军事报道 记者 刘昆】从1951年到2017年,中国直升机工业已走过了66个春秋,通过几代直升机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12个平台、60多个型号的庞大直升机谱系,基本满足了中国国防和国民经济的需求,同时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具备了第三代和第四代直升机的研发能力。在60多年的征程中,中国直升机工业涌现了一系列带头领军人物,其中直升机所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邓景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中国直升机的摇篮江西景德镇,环球网记者对邓景辉总师进行了专访。六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中国直升机人并未停下赶超世界的脚步,在谈到新一代重点型号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时,邓景辉总师表示,我国新一代重点型号直升机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期间也遇到了一些坎坷,首先必须要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实现全域全时复杂气候的使用能力,其中"全域"指的是必须满足我国复杂地形环境比如高原海岛环境,过去国产直升机由于各种限制,使得高原性能等方面有所欠缺,例如汶川地震中就要依赖国外的米-26重型直升机。其次,"全时"指的是全天候的使用能力,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借助微光夜视红外融合等先进技术克服限制。最后是"复杂气候",指的是在风沙雨雪结冰环境下,直升机都必须能正常使用。在谈到重点型号克服技术挑战的问题时,邓景辉举了个例子,众所周知,直升机旋翼防结冰是非常核心的先进技术,在新机研发之前,我国国产直升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而针对复合材料桨叶内部埋设加热组件的技术,长期以来都只有美国和法国掌握,例如美国的S-92、新黑鹰、欧洲的EH-101和超美洲豹直升机。旋翼防除冰技术需要对复合材料内埋加热组件的热功率密度进行精准控制,如果温度高了可能烧坏桨叶,温度低了又无法除冰,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此外加热组件埋在桨叶中,如何在桨叶高速旋转下保证组件的寿命和可靠性,涉及的技术问题非常复杂,因此也成为了美国和法国的不传之秘。在我国新一代型号的研发过程中,解决旋翼防除冰技术难题成了重中之重,当时国内有两大型号都有类似需求,综合考虑决定采取对法国际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邓景辉提到了一个小插曲,谈判合作过程中,法国方面在收到中方合作需求时曾傲慢的表示,就算中国人给再多钱,我们最多也只能帮你们做一个型号。这让邓景辉等直升机人憋了一口闷气,下定决心必须通过自主研发攻克这项直升机关键技术,做出中国人的"争气工程"。在组建项目攻关团队时,邓景辉明确表示,旋翼防除冰技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决不能拖整个新机项目的后腿。由于在此之前直升机所曾有预见性的进行了先期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因此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同时项目团队通过科研院校等各种渠道,尽可能的整合各种技术资源以推进项目攻关。在此基础上,邓景辉带领团队反复进行热力学分析、全尺寸试验等研究,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攻克了直升机旋翼的防除冰技术,在经过大量测试后表明完全能满足国产直升机的防除冰需求,与另一机型的法国系统相比毫不逊色,标志着我国在直升机核心技术上摆脱了国外依赖。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突破了直升机旋翼防除冰技术一年后,法国方面又找上了中方提出可以提供帮助,然而这次面对法方的提议,邓景辉斩钉截铁地说出了"NO!",在这一瞬间,邓景辉压抑许久的郁闷终于得到了痛快的宣泄。新一代重点型号涉及了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旋翼防除冰只是其中的一环,目前全球范围内新一代直升机开始应用电传飞控系统这一新兴技术,包括美国的H-92、新黑鹰和俄罗斯的安萨特直升机。与传统的机械飞控系统相比,电传飞控能大幅降低直升机的重量并且提高飞行员的操控性,因此成了新一代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新机型号研发时,国内并没有机型采用电传飞控,国外的例子也寥寥无几,因此是否采用电传飞控就成了争论的焦点,面对不同的声音和质疑,邓景辉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决定一步到位直接采用电传飞控,这并非是拍脑袋的盲目决定,而是建立在过往大量理论、软件和硬件试验的基础上,邓景辉认为,应用直升机电传飞控的时机已经成熟,而通过目前的使用反馈,这个决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一方面解决了工程急需,另一方面则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在谈到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现状时,邓景辉介绍,目前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承担了中国国产直升机的研发工作,与昌飞、哈飞形成了"一所两厂"的布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直升机已经从一代进展到四代,目前我国的二代直升机已经基本淘汰,例如早期型号的直-8都已逐步退役,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代直升机为主体的现状,例如国产武直-10、直-19、AC-313直升机都是三代机的代表,其典型特点是大量运用复合材料,发动机油耗降低,直升机寿命有较大提升,而四代机的综合性能还将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旋翼等核心部件的寿命也大幅提升,同时新一代涡轴发动机的油耗降低功率提高,真正意义体现全域全时复杂气候的使用能力,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拉出去就能用"。在谈到五代直升机技术时,邓景辉表示,五代直升机将突破300公里的时速门槛,目前以美国的S-97、X-2技术验证机为代表,中国目前也在积极探索研发中,可以说,中国直升机人不断追求探索的脚步绝不会停,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征程中将做出越来越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