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0qwi mil.huanqiu.comarticle中俄联手开发重直正式启动 中方需求或超200架/e3pmh1dm8/e3pmt91uh【环球网军事2月12日报道】据俄罗斯今日经济通讯社网站2月9日报道,与全球其他航空工业巨头的讨价还价漫长而无果,中国决定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发展长期往来,以开发多用途直升机。7日,俄政府网站上发布了一份总理梅德韦杰夫签名的文件,标志着上述双边项目的正式启动。2016年夏,在普京总统对华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两国曾签署过联合制造重型民用直升机的协定。俄军事航空专家、《军火库》杂志副主编德米特里·德罗兹坚科告诉我们:“中国能够克隆一切技术工艺。然而他们从未生产过重型直升机,在这方面毫无经验,而俄罗斯是可能向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的唯一国家。当然,在与我方签署协定之前,中国为寻找未来伙伴,也曾四处活动。他们甚至考虑过向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购买引擎。虽然努力了,但结果令人失望。客观讲,除俄罗斯以外,没有哪国能生产出符合中方要求的直升机发动机以及其他配套零件。”报道称,两国新近启动的直升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分别为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双方将携手研发全新重型直升机。中方的要求如下:最大起飞重量38.2吨、最高升限5700米、航程63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300公里。 如今,协议双方不时强调,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推动俄中友好关系的巩固”,不过,经济因素方面的考量所占比重或许要大得多。德罗兹坚科分析道:“最终谁将拥有知识产权,目前还很难说。但我相信,俄未必会如此轻易地让中国拿到共同研发的成果,并借其谋利。很可能这会是共同出资的合作生产,由俄方提供技术。”他并不讳言,所谓的“民用”直升机只是说辞而已,“事实上,只按最初所宣布的直接用途使用的装备可谓屈指可数,通常同一直升机既可运输物资、灭火,也能用于军事目标。所以我大胆预测,从中方所提出的要求来看,项目的成果将是一种多功能的军民两用直升机”。跟新直升机造价一样,各方都对项目的总金额讳莫如深。德罗兹坚科强调:“所有能够事先公布的数字,都只是大致意义上的,且很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未来直升机的造价如今只能通过草图预估,哪怕我们知道它将以米-26为雏形。唯有在成品图纸出炉后,进行实际估价才有意义。”如今,协定签署双方和两国专家能够笃定的只有一点,即俄中在直升机方面的合作具有长期性。初步估算显示,中国对新直升机的需求量突破200架,且须在2040年以前列装。倘若研发者能在新直升机的成本与实用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那么即便按最保守的预期,其订单量也将增长数十倍之多。14868575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ouyang环球网148685754000011["9CaKrnJXvnx","9CaKrnJWrdg","9CaKrnJUJlP","9CaKrnJUtUG","9CaKrnJSUsc"]{"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网军事2月12日报道】据俄罗斯今日经济通讯社网站2月9日报道,与全球其他航空工业巨头的讨价还价漫长而无果,中国决定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发展长期往来,以开发多用途直升机。7日,俄政府网站上发布了一份总理梅德韦杰夫签名的文件,标志着上述双边项目的正式启动。2016年夏,在普京总统对华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两国曾签署过联合制造重型民用直升机的协定。俄军事航空专家、《军火库》杂志副主编德米特里·德罗兹坚科告诉我们:“中国能够克隆一切技术工艺。然而他们从未生产过重型直升机,在这方面毫无经验,而俄罗斯是可能向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的唯一国家。当然,在与我方签署协定之前,中国为寻找未来伙伴,也曾四处活动。他们甚至考虑过向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购买引擎。虽然努力了,但结果令人失望。客观讲,除俄罗斯以外,没有哪国能生产出符合中方要求的直升机发动机以及其他配套零件。”报道称,两国新近启动的直升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分别为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双方将携手研发全新重型直升机。中方的要求如下:最大起飞重量38.2吨、最高升限5700米、航程63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300公里。 如今,协议双方不时强调,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推动俄中友好关系的巩固”,不过,经济因素方面的考量所占比重或许要大得多。德罗兹坚科分析道:“最终谁将拥有知识产权,目前还很难说。但我相信,俄未必会如此轻易地让中国拿到共同研发的成果,并借其谋利。很可能这会是共同出资的合作生产,由俄方提供技术。”他并不讳言,所谓的“民用”直升机只是说辞而已,“事实上,只按最初所宣布的直接用途使用的装备可谓屈指可数,通常同一直升机既可运输物资、灭火,也能用于军事目标。所以我大胆预测,从中方所提出的要求来看,项目的成果将是一种多功能的军民两用直升机”。跟新直升机造价一样,各方都对项目的总金额讳莫如深。德罗兹坚科强调:“所有能够事先公布的数字,都只是大致意义上的,且很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未来直升机的造价如今只能通过草图预估,哪怕我们知道它将以米-26为雏形。唯有在成品图纸出炉后,进行实际估价才有意义。”如今,协定签署双方和两国专家能够笃定的只有一点,即俄中在直升机方面的合作具有长期性。初步估算显示,中国对新直升机的需求量突破200架,且须在2040年以前列装。倘若研发者能在新直升机的成本与实用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那么即便按最保守的预期,其订单量也将增长数十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