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X1u9 mil.huanqiu.comarticle专家:亚太或成为美国军火库 重兵集结阴影重重/e3pmh1dm8/e3pmt91uh独家高端智库特约之: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GSAC)原题:亚太或成为美“军火库”作者:唐 健,国防大学博士谢玉科,国防大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8月12日消息】近来,有关于美国调整亚太兵力、武器装备和军演的新闻不绝于耳,甚至令人目不暇接。磨刀霍霍的消息表明美军似乎要“亮剑”,美军驻太平洋司令部的高官们频频表示,“随时准备战争。”前不久,多艘航母齐聚我国南海或其周边活动,来者不善,需要警惕和加以防范类似举动。据境外媒体报道,美军正式宣布F-35A战机已具备初步作战能力,预计最快明年初部署在海外,当中包括亚太地区。再次爆出重磅“炸弹”,该型战机基本上可以代表美军乃至全球最先进水平,在亚太地区投放如此大“阵容”,意图明显、意味深长。战略东移之实际举措,地区形势再蒙“阴影”美国很清楚仅用语言诱骗或欺诈亚太地区相关国家是起不到实质性效果的,结果只会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讨没趣。因而,美国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动兑现“承诺”,太平洋司令部责无旁贷,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其实一件两件武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具备完备的侦打一体的作战体系,才可以履行使命任务。所有加入亚太地区武器“俱乐部”的武器自然而然成为纳入整个作战体系的重要成员。首先,着眼长远,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亚太地区不同于别的敏感地区,美军面对的对象有其独特性,敏感地区问题时冷时热,难以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另外,多方势力交织在一起,美军一旦身陷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无法脱身。现在美国以航行自由、保护盟友,地区安全形势恶化需要其维护,要么就是利益存在等作为借口,积极寻求合适的机会,从试探到实质性举动,从口头到实际部署,由远到近,由弱到强,由少到多,步步为营,以全面强化硬摧毁能力。因此,亚太地区相关国家既不能被其吓唬住,更不能不当回事。 其次,力争做到无“盲点”,作战力量全覆盖。无论在作战理念,还是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上,美军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美军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或者止步不前。从美军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力求科学计划、周密部署,不给对手可乘之机,给自己留足进退自如的路子。亚太地区对于美国虽不能说在该地区束手无策,但一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或许美军不会有什么胜算;但美军从不放弃“努力”,根据形势任务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力量部署,武器系统互相弥补缺陷和不足,如:攻防结合、高中低、远中近结合,弹炮结合,陆海军多种力量联合,天基与海基配合,有人机与无人机配合,侦察与预警结合,等等。给对手“量体裁衣”,调整配备“新武器”美战略重心东移,相关力量调整和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以说,距部署完成仍需很漫长的路要走。美军按照缺什么、需要什么,就补什么、换什么;不断增加新成员,调整和更换老“面孔”,来势汹涌。鉴于地区特点的独特性,直接介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将航程远、打击精度高的武器部署在稍远的基地,貌似远处“观望”,更多地是为了形成“守株待兔”之势。首先,知彼知己,换装为了保持优势地位。十年反恐结束后,美军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干大事”了,迫不及待地挥师亚太,移居亚太地区的武器基本都是美军的主战攻击型武器,航程远、速度快、精打能力强,绝不是在凑热闹和凑数的,都扮演重要“角色”和担负“光荣使命”。美军换新装备、增派武器是为了适应地区形势,我国有句古话,“有矛就有盾”,总是老一套做法,总有被对手破解的时候,美军适时换装是为了使武器高于对手一代或甚至多代,以免被动和被追赶。牢牢把握话语和行动上的主动权,为所谓的利益做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应有尽有”的美式武器,不断向亚太地区“输血”。亚太地区本该远离战火,却时常因战火而困扰,这其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关注。战争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战火又因何此起彼伏,不得消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发人深省。据俄媒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消息称,该国国防部十年来首次向太平洋地区派出一支B-1“枪骑兵”超机动战略轰炸机中队。目的是取代B-52轰炸机,担负战略威慑和远程打击任务。如此有份量的武器再度“光顾”亚太地区,可能会引起地区局势发生一些微妙变化,日积月累,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久而久之亚太地区形势将会走向何处,美国应当负相应责任。形成压倒性优势,以震慑和把控地区局势机械化战争时代用人海战术,以人数多形成压倒性优势,自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后,先进武器可以形成压倒性优势;武器的科技优势直接转化为战斗力优势。这是为何美军现役100多万的军队全球分散部署,仍能一呼百应。美军新型武器频频亮相亚太地区,特别是敏感时机,一度使地区“热度”明显升温,甚至剑拔弩张,无助于稳定地区形势和问题解决。首先,力争打赢舆论第一仗,企图赢在“起点”。2010年前后,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高调指出欲重返亚太,随后举动不断,近来更加大张旗鼓,首先从舆论上震慑对手,意在试探对手,通过小投入,实现大回报。美国人不失时机地运用我国古代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等高招,但事与愿违,从目前来看,美军用舆论战、心理战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别国或多或少已经看透美军的来意,其施展拳脚的空间和时机仍受很大限制。其次,战争不是说打就打,美军不太可能轻举妄动。亚太地区这篇“大文章”对于美军来说,或许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我们不仅要看到美国强大的今天,更要看到美国日趋衰弱和退化的明天。美军正马不停蹄地进行备战,加速换装包括F-35战机在内的多种新型装备,通过类似手段达到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亚太地区问题相互交织,不同于伊拉克,也不同利比亚,“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发动战争可以引起连锁反应,速决战变成持久战,小战变成中战、大战不是没有可能。战争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最讲究“慎战”,没有绝对实力和把握打赢不太可能轻易“出手”。14709787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ouyang环球网147097872000011["9CaKrnJX1ab","9CaKrnJX13z","9CaKrnJX0UF","9CaKrnJX0Rn","9CaKrnJX1ky"]//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812/13/14/20160812011452221.png{"email":"zhouyang@huanqiu.com","name":"zhouyang"}
独家高端智库特约之: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GSAC)原题:亚太或成为美“军火库”作者:唐 健,国防大学博士谢玉科,国防大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8月12日消息】近来,有关于美国调整亚太兵力、武器装备和军演的新闻不绝于耳,甚至令人目不暇接。磨刀霍霍的消息表明美军似乎要“亮剑”,美军驻太平洋司令部的高官们频频表示,“随时准备战争。”前不久,多艘航母齐聚我国南海或其周边活动,来者不善,需要警惕和加以防范类似举动。据境外媒体报道,美军正式宣布F-35A战机已具备初步作战能力,预计最快明年初部署在海外,当中包括亚太地区。再次爆出重磅“炸弹”,该型战机基本上可以代表美军乃至全球最先进水平,在亚太地区投放如此大“阵容”,意图明显、意味深长。战略东移之实际举措,地区形势再蒙“阴影”美国很清楚仅用语言诱骗或欺诈亚太地区相关国家是起不到实质性效果的,结果只会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讨没趣。因而,美国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动兑现“承诺”,太平洋司令部责无旁贷,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其实一件两件武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具备完备的侦打一体的作战体系,才可以履行使命任务。所有加入亚太地区武器“俱乐部”的武器自然而然成为纳入整个作战体系的重要成员。首先,着眼长远,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亚太地区不同于别的敏感地区,美军面对的对象有其独特性,敏感地区问题时冷时热,难以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另外,多方势力交织在一起,美军一旦身陷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无法脱身。现在美国以航行自由、保护盟友,地区安全形势恶化需要其维护,要么就是利益存在等作为借口,积极寻求合适的机会,从试探到实质性举动,从口头到实际部署,由远到近,由弱到强,由少到多,步步为营,以全面强化硬摧毁能力。因此,亚太地区相关国家既不能被其吓唬住,更不能不当回事。 其次,力争做到无“盲点”,作战力量全覆盖。无论在作战理念,还是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上,美军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美军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或者止步不前。从美军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力求科学计划、周密部署,不给对手可乘之机,给自己留足进退自如的路子。亚太地区对于美国虽不能说在该地区束手无策,但一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或许美军不会有什么胜算;但美军从不放弃“努力”,根据形势任务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力量部署,武器系统互相弥补缺陷和不足,如:攻防结合、高中低、远中近结合,弹炮结合,陆海军多种力量联合,天基与海基配合,有人机与无人机配合,侦察与预警结合,等等。给对手“量体裁衣”,调整配备“新武器”美战略重心东移,相关力量调整和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以说,距部署完成仍需很漫长的路要走。美军按照缺什么、需要什么,就补什么、换什么;不断增加新成员,调整和更换老“面孔”,来势汹涌。鉴于地区特点的独特性,直接介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将航程远、打击精度高的武器部署在稍远的基地,貌似远处“观望”,更多地是为了形成“守株待兔”之势。首先,知彼知己,换装为了保持优势地位。十年反恐结束后,美军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干大事”了,迫不及待地挥师亚太,移居亚太地区的武器基本都是美军的主战攻击型武器,航程远、速度快、精打能力强,绝不是在凑热闹和凑数的,都扮演重要“角色”和担负“光荣使命”。美军换新装备、增派武器是为了适应地区形势,我国有句古话,“有矛就有盾”,总是老一套做法,总有被对手破解的时候,美军适时换装是为了使武器高于对手一代或甚至多代,以免被动和被追赶。牢牢把握话语和行动上的主动权,为所谓的利益做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应有尽有”的美式武器,不断向亚太地区“输血”。亚太地区本该远离战火,却时常因战火而困扰,这其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关注。战争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战火又因何此起彼伏,不得消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发人深省。据俄媒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消息称,该国国防部十年来首次向太平洋地区派出一支B-1“枪骑兵”超机动战略轰炸机中队。目的是取代B-52轰炸机,担负战略威慑和远程打击任务。如此有份量的武器再度“光顾”亚太地区,可能会引起地区局势发生一些微妙变化,日积月累,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久而久之亚太地区形势将会走向何处,美国应当负相应责任。形成压倒性优势,以震慑和把控地区局势机械化战争时代用人海战术,以人数多形成压倒性优势,自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后,先进武器可以形成压倒性优势;武器的科技优势直接转化为战斗力优势。这是为何美军现役100多万的军队全球分散部署,仍能一呼百应。美军新型武器频频亮相亚太地区,特别是敏感时机,一度使地区“热度”明显升温,甚至剑拔弩张,无助于稳定地区形势和问题解决。首先,力争打赢舆论第一仗,企图赢在“起点”。2010年前后,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高调指出欲重返亚太,随后举动不断,近来更加大张旗鼓,首先从舆论上震慑对手,意在试探对手,通过小投入,实现大回报。美国人不失时机地运用我国古代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等高招,但事与愿违,从目前来看,美军用舆论战、心理战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别国或多或少已经看透美军的来意,其施展拳脚的空间和时机仍受很大限制。其次,战争不是说打就打,美军不太可能轻举妄动。亚太地区这篇“大文章”对于美军来说,或许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我们不仅要看到美国强大的今天,更要看到美国日趋衰弱和退化的明天。美军正马不停蹄地进行备战,加速换装包括F-35战机在内的多种新型装备,通过类似手段达到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亚太地区问题相互交织,不同于伊拉克,也不同利比亚,“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发动战争可以引起连锁反应,速决战变成持久战,小战变成中战、大战不是没有可能。战争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最讲究“慎战”,没有绝对实力和把握打赢不太可能轻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