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TGu mil.huanqiu.comarticle美媒:美应常态化南海军事存在 武装菲越对抗中国/e3pmh1dm8/e3pmt91uh美国War on the Rocks网站11月25日发表美国调研公司CNA高级研究员、美国海军退役少将迈克尔·麦克德维特的文章称,当人们思考下一场大冲突会在哪里爆发时,往往将目光投向南海——世界上最具爆炸性、最难管理的地方,多国的主权主张在此重叠。面对中、菲、越之间的紧张态势以及中美的直接冲突,美国该如何才能找到和平解决之策?对此,文章建议美国回应亚太国家的请求,帮助他们改善海上治安和安全能力,还包括用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来承诺改善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海上力量。而且,华盛顿要为促进稳定而存在,不能尝试与中国直接对垒。美国海军和空军在南海的存在应该成为常态。美国海军还应加大与沿岸国家的演习时间,并将演习参与者推广至和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及印度等。南海领土争议愈演愈烈南海的这些问题并不新鲜,美国第一个与南海争议有关的政策制定于1995年。目前的政策也几乎没什么变化,那就是用和平的、非强制的外交方式来维护区域稳定,保证这条世界上最繁忙水道的自由通航。不同之处在于,在历经10来年的相对宁静之后,南海变成了争论的竞赛场,爆发潜在冲突的可能性提升,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美国可能会直接卷入,因为作为南海声索国之一的菲律宾是美国的条约盟友。在南海地区,约有180个地貌特征在涨潮时位于水面之上。这些岩石、浅滩、沙丘、礁石、珊瑚以及无名的沙洲和水下地貌,分布在该海域4个不同的地理方位。这些地貌全部或部分地由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声称拥有主权。中国的主张覆盖了南海所有的地貌。美国政策的根本原则,就是华盛顿对这些各自主张的法理是非不持立场。 为何有人在乎要更多地拥有这些荒凉的岛屿和礁石?对这些声索国来说,小部分地貌特征却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足以建立可供战术喷气式飞机起降的跑道,而且能与世界上最繁忙的商船航线相邻。简言之,获得了这些地点的主权,就等于是找到了干涉中国或其他东北亚国家贸易的立脚点。尽管不太可能,但不管怎样,这些南海岛屿的战略意义自一战以来就一直让战略家们念念不忘。另外,拥有主权还能占有海域周边的资源——或者是12海里的领海,或者是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如果将该地貌视为岛屿)。这些涨潮时位于水面之上的地貌特征与海事权益紧密相连,包括有权使用渔业、碳氢化合物,以及海床下面的矿藏等。于是,民族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中国来说),因为高举“我们的领土主权”的大旗,就能限制其他声索国的选择权。中国已经掌控了南海北部所有有争议的地区。1974年,中国“强行驱逐”占据一半西沙群岛的南越武装,控制了西沙群岛,并且不顾越南持续的主权主张,从未有过要撤离的迹象。2012年,中国再次安全控制黄岩岛,有效地解决了与菲律宾的争端,而且不太可能因马尼拉的抗议而将其放弃。这表明,南沙群岛是南海仅存的未被中国实际占领的争议地貌。中国在南海的举措极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和平地强制”。中国小心谨慎地避免让海军直接卷入,转而依靠海警和渔船队伍来实行以“切香肠”战略,这些细小而逐渐增多的措施不会激起其他声索国的军事回应,但久而久之就能按中国自己的意愿改变现状。中国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标识极大地加重了主权问题的严重性,它囊括了80%的南海面积,并割裂了其他沿岸国家的经济专属区。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强硬行为表明,“九段线”不仅仅是描绘中国领土主张的地图解注——而是试图声明中国对该地区的渔业和油气资源拥有“历史性权利”,中国的这一明显意图导致了和邻国间的摩擦不断。美国制定多项南海政策从2010年夏季起,奥巴马政府就明确表示,在南海建立基于规则的稳定性是美国国策的重中之重。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外交,一方面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增强军事联系,希望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施行这一国策。美国还对一直对南海的“自由航行权”感兴趣。华盛顿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任何国家在任何沿海经济专属区行使“公海自由权”。这些自由权利尤其应该适用于和平的军事活动,包括行使监视权在内。中国对此不同意,认为这并非“和平”的活动。中国的反对导致了两次严重的事件:2001年美国海军侦察机与中国海军拦截战斗机的空中冲撞事件,以及2009年中国的渔船和准军事船只“骚扰”美国海军“无暇号”舰艇的事件。最近,中国“危险”地抵近拦截美国海军P-8海事巡逻机,再一次创下外交事故。美国与菲律宾签订防务条约是一项重要义务。一旦中国攻击菲律宾海军或海警舰艇,击落菲律宾军用飞机,或伤害菲律宾武装部队,条约中相关“攻击菲律宾武装部队及太平洋公共船舶与飞机”的条款就会生效。最后,和华盛顿有关的其他重大的问题也牵涉到中国,包括终止伊朗和朝鲜的核计划;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等等。这些重要的利益交错形成了美中关系的大背景,很明显南海问题不应成为美中整体关系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国的南海政策包括:任何声索国都不得使用武力和强制手段来解决主权争端,或改变南海争议区域的现状;航行自由包括商船、私人船只、军用船只和飞机的无阻碍合法航行权。沿岸国家必须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公海自由”,包括允许在沿岸国家经济专属区内进行和平的军事行动;南海海域的所有海洋权益必须以国际法为基础,必须以南海的地貌特征为依据。中国的“九段线”不符合这一标准;美国对主权竞争的相关是非不持立场,不支持一国的主张强加于另一国;建立有效的行为规范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形成管理和调整南海相关国家行为的规则框架。这是涉及到美国利益的理性的、相对全面的、均衡的一套政策。随着时间流逝,政府的公共言论会变得更具体、更“非外交化”;现在美国就明确地称中国的行为是“破坏稳定”和“恃强凌弱”。美国政策的注释也会根据“规则”而变得更具体,它直指南海最具破坏性的方面——九段线。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被认为是理性的、均衡的,但还是受到左右两派的批评,他们认为该政策对中国不够“强硬”。批评者的理由很简单,美国劝诫中国遵守规则,停止对其他声索国施压,寻求解决争端的第三方公正裁决,中国则对此完全无视。北京显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遵守国际法规。美应常态化海空军在南海存在在贯彻政策方面,作为对现有政策的补充,美国的总体政策指导方针应包括如下原则:南海问题不是美中整体关系的重要战略因素;南海问题有待解决;但近期不太可能一次性解决;谈判结果没有首选模式。不应该忽略或放弃双边谈判。多国重叠声明是现实情况,理应由各声索国直接协商解决;美国的政策不应该一边倒地“反中国”。美国应该在得到授权之后行动,在批评中国行为的同时也要批评美国盟友的行为,但要警惕中国可能会对该地区全部的地貌声张主权;美国不应该宣布没有后备计划、可信度不高的政策。简言之,不要虚张声势。美国应该出版综合白皮书或一系列白皮书,涵盖适用于南海问题的各种国际法规,以强化美国目前的政策是对国际法的强调,是建立基于规则稳定性的基础。因为关注国际法一直是美国政策的核心,这些国家文件应该由国务卿签署并适当地宣传。2013年1月,菲律宾政府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针对菲律宾大陆架的水下地貌而设置的“九段线”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出裁决,有效地将中国告上法庭。仲裁委员会必须就自己是否拥有审判权做出判断。美国国防部应该考虑发布声明,强烈支持委员会拥有该审判权,这样菲律宾就可以“在法庭上证明自己的清白”。美国的决策人应该和东盟、中国一道探索在南沙群岛建立联合开发区的可能性,以开发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其目的在于找到一条合适的方式,允许国家在不损害海上最终边界归属的前提下分享自然资源。东盟通常不欢迎外来力量干涉其外交判断,但是中国的拖延行为导致了行为准的制定停滞不前,美国的决策人应该有所尝试,看看东盟是否欢迎让美国来着手推动建立行为准则。为了帮助这些沿岸小国自立,华盛顿应该回应他们的请求,帮助他们改善海上治安和安全能力,还包括用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来承诺改善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海上力量。美菲约定的关于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最小可靠威慑”计划,应该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当然,华盛顿也不能将防务条约的内涵扩大化,支持菲律宾对南沙群岛声张主权。美国既定的军事态势要随着“再平衡”战略的发展而改善,华盛顿要为促进稳定而存在,不能尝试与中国直接对垒。其重点在于,军事上“再平衡”的目的,是要保证美国拥有随时进入东亚的权利,并以此来实现对盟友的安全职责。直接地说,美国海军和空军在南海的存在应该成为常态。美国海军还应加大与沿岸国家的演习时间,并将演习参与者推广至和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及印度等。结束语中国的政策留给人的印象并不值得欣赏,这些政策让邻国难以接受,只能通过寻求援助来增强安全感。简言之,中国人缺乏自知之明,这让一些美国官员怀疑中国是否知道什么是有益的——中国的举动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中国显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中国的领导人能够看懂地图。地理上的现实情况是,南海其他声索国的地貌和资源将一直覆盖在中国的阴影之下。中国已经是所有东南亚邻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他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东盟似乎达成了共识,“我们都害怕中国,但我们更害怕一旦招惹上中国,它会对我们的经济做些什么。”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习近平处理南海问题的方式。在中国,国内政治通常高于对外政策。强硬的主权声明为习近平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掩护,掩盖了他在调整中国经济、惩治党内腐败、限制“封疆大吏”的权利等问题中所遇到的困难。 这些事项以及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军事力量的事实,共同塑造了北京南海政策的形态。中国常规武器的性能远超过其邻国,包括印度在内,这一事实会一直存在,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存在。截至目前,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并未对经济造成损害,中国的邻国仍然排着队寻求改善关系。北京明白,小邻居们不愿意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他们希望跟两个国家都搞好关系。既然这些小国永远都是中国的邻居,那么比起中国需要他们来说,他们会更需要中国。这些事实,正是现有的美国政策难以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因。希望上述结合了外交、法律、能力建设和军事存在的政策措施可以改善目前的解决方式,促使北京反思其南海战略方针,缓解南海的紧张局势。目前,后APEC时期的正能量,可能标志着一段南海相对稳定期的开始。(知远/北风)14171389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ouyang环球网141713892000011["9CaKrnJFTGh","9CaKrnJFTEQ","9CaKrnJFTDr","9CaKrnJFTDn","9CaKrnJFTCQ"]{"email":"zhouyang@huanqiu.com","name":"zhouyang"}
美国War on the Rocks网站11月25日发表美国调研公司CNA高级研究员、美国海军退役少将迈克尔·麦克德维特的文章称,当人们思考下一场大冲突会在哪里爆发时,往往将目光投向南海——世界上最具爆炸性、最难管理的地方,多国的主权主张在此重叠。面对中、菲、越之间的紧张态势以及中美的直接冲突,美国该如何才能找到和平解决之策?对此,文章建议美国回应亚太国家的请求,帮助他们改善海上治安和安全能力,还包括用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来承诺改善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海上力量。而且,华盛顿要为促进稳定而存在,不能尝试与中国直接对垒。美国海军和空军在南海的存在应该成为常态。美国海军还应加大与沿岸国家的演习时间,并将演习参与者推广至和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及印度等。南海领土争议愈演愈烈南海的这些问题并不新鲜,美国第一个与南海争议有关的政策制定于1995年。目前的政策也几乎没什么变化,那就是用和平的、非强制的外交方式来维护区域稳定,保证这条世界上最繁忙水道的自由通航。不同之处在于,在历经10来年的相对宁静之后,南海变成了争论的竞赛场,爆发潜在冲突的可能性提升,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美国可能会直接卷入,因为作为南海声索国之一的菲律宾是美国的条约盟友。在南海地区,约有180个地貌特征在涨潮时位于水面之上。这些岩石、浅滩、沙丘、礁石、珊瑚以及无名的沙洲和水下地貌,分布在该海域4个不同的地理方位。这些地貌全部或部分地由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声称拥有主权。中国的主张覆盖了南海所有的地貌。美国政策的根本原则,就是华盛顿对这些各自主张的法理是非不持立场。 为何有人在乎要更多地拥有这些荒凉的岛屿和礁石?对这些声索国来说,小部分地貌特征却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足以建立可供战术喷气式飞机起降的跑道,而且能与世界上最繁忙的商船航线相邻。简言之,获得了这些地点的主权,就等于是找到了干涉中国或其他东北亚国家贸易的立脚点。尽管不太可能,但不管怎样,这些南海岛屿的战略意义自一战以来就一直让战略家们念念不忘。另外,拥有主权还能占有海域周边的资源——或者是12海里的领海,或者是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如果将该地貌视为岛屿)。这些涨潮时位于水面之上的地貌特征与海事权益紧密相连,包括有权使用渔业、碳氢化合物,以及海床下面的矿藏等。于是,民族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中国来说),因为高举“我们的领土主权”的大旗,就能限制其他声索国的选择权。中国已经掌控了南海北部所有有争议的地区。1974年,中国“强行驱逐”占据一半西沙群岛的南越武装,控制了西沙群岛,并且不顾越南持续的主权主张,从未有过要撤离的迹象。2012年,中国再次安全控制黄岩岛,有效地解决了与菲律宾的争端,而且不太可能因马尼拉的抗议而将其放弃。这表明,南沙群岛是南海仅存的未被中国实际占领的争议地貌。中国在南海的举措极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和平地强制”。中国小心谨慎地避免让海军直接卷入,转而依靠海警和渔船队伍来实行以“切香肠”战略,这些细小而逐渐增多的措施不会激起其他声索国的军事回应,但久而久之就能按中国自己的意愿改变现状。中国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标识极大地加重了主权问题的严重性,它囊括了80%的南海面积,并割裂了其他沿岸国家的经济专属区。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强硬行为表明,“九段线”不仅仅是描绘中国领土主张的地图解注——而是试图声明中国对该地区的渔业和油气资源拥有“历史性权利”,中国的这一明显意图导致了和邻国间的摩擦不断。美国制定多项南海政策从2010年夏季起,奥巴马政府就明确表示,在南海建立基于规则的稳定性是美国国策的重中之重。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外交,一方面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增强军事联系,希望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施行这一国策。美国还对一直对南海的“自由航行权”感兴趣。华盛顿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任何国家在任何沿海经济专属区行使“公海自由权”。这些自由权利尤其应该适用于和平的军事活动,包括行使监视权在内。中国对此不同意,认为这并非“和平”的活动。中国的反对导致了两次严重的事件:2001年美国海军侦察机与中国海军拦截战斗机的空中冲撞事件,以及2009年中国的渔船和准军事船只“骚扰”美国海军“无暇号”舰艇的事件。最近,中国“危险”地抵近拦截美国海军P-8海事巡逻机,再一次创下外交事故。美国与菲律宾签订防务条约是一项重要义务。一旦中国攻击菲律宾海军或海警舰艇,击落菲律宾军用飞机,或伤害菲律宾武装部队,条约中相关“攻击菲律宾武装部队及太平洋公共船舶与飞机”的条款就会生效。最后,和华盛顿有关的其他重大的问题也牵涉到中国,包括终止伊朗和朝鲜的核计划;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等等。这些重要的利益交错形成了美中关系的大背景,很明显南海问题不应成为美中整体关系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国的南海政策包括:任何声索国都不得使用武力和强制手段来解决主权争端,或改变南海争议区域的现状;航行自由包括商船、私人船只、军用船只和飞机的无阻碍合法航行权。沿岸国家必须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公海自由”,包括允许在沿岸国家经济专属区内进行和平的军事行动;南海海域的所有海洋权益必须以国际法为基础,必须以南海的地貌特征为依据。中国的“九段线”不符合这一标准;美国对主权竞争的相关是非不持立场,不支持一国的主张强加于另一国;建立有效的行为规范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形成管理和调整南海相关国家行为的规则框架。这是涉及到美国利益的理性的、相对全面的、均衡的一套政策。随着时间流逝,政府的公共言论会变得更具体、更“非外交化”;现在美国就明确地称中国的行为是“破坏稳定”和“恃强凌弱”。美国政策的注释也会根据“规则”而变得更具体,它直指南海最具破坏性的方面——九段线。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被认为是理性的、均衡的,但还是受到左右两派的批评,他们认为该政策对中国不够“强硬”。批评者的理由很简单,美国劝诫中国遵守规则,停止对其他声索国施压,寻求解决争端的第三方公正裁决,中国则对此完全无视。北京显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遵守国际法规。美应常态化海空军在南海存在在贯彻政策方面,作为对现有政策的补充,美国的总体政策指导方针应包括如下原则:南海问题不是美中整体关系的重要战略因素;南海问题有待解决;但近期不太可能一次性解决;谈判结果没有首选模式。不应该忽略或放弃双边谈判。多国重叠声明是现实情况,理应由各声索国直接协商解决;美国的政策不应该一边倒地“反中国”。美国应该在得到授权之后行动,在批评中国行为的同时也要批评美国盟友的行为,但要警惕中国可能会对该地区全部的地貌声张主权;美国不应该宣布没有后备计划、可信度不高的政策。简言之,不要虚张声势。美国应该出版综合白皮书或一系列白皮书,涵盖适用于南海问题的各种国际法规,以强化美国目前的政策是对国际法的强调,是建立基于规则稳定性的基础。因为关注国际法一直是美国政策的核心,这些国家文件应该由国务卿签署并适当地宣传。2013年1月,菲律宾政府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针对菲律宾大陆架的水下地貌而设置的“九段线”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出裁决,有效地将中国告上法庭。仲裁委员会必须就自己是否拥有审判权做出判断。美国国防部应该考虑发布声明,强烈支持委员会拥有该审判权,这样菲律宾就可以“在法庭上证明自己的清白”。美国的决策人应该和东盟、中国一道探索在南沙群岛建立联合开发区的可能性,以开发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其目的在于找到一条合适的方式,允许国家在不损害海上最终边界归属的前提下分享自然资源。东盟通常不欢迎外来力量干涉其外交判断,但是中国的拖延行为导致了行为准的制定停滞不前,美国的决策人应该有所尝试,看看东盟是否欢迎让美国来着手推动建立行为准则。为了帮助这些沿岸小国自立,华盛顿应该回应他们的请求,帮助他们改善海上治安和安全能力,还包括用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来承诺改善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海上力量。美菲约定的关于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最小可靠威慑”计划,应该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当然,华盛顿也不能将防务条约的内涵扩大化,支持菲律宾对南沙群岛声张主权。美国既定的军事态势要随着“再平衡”战略的发展而改善,华盛顿要为促进稳定而存在,不能尝试与中国直接对垒。其重点在于,军事上“再平衡”的目的,是要保证美国拥有随时进入东亚的权利,并以此来实现对盟友的安全职责。直接地说,美国海军和空军在南海的存在应该成为常态。美国海军还应加大与沿岸国家的演习时间,并将演习参与者推广至和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及印度等。结束语中国的政策留给人的印象并不值得欣赏,这些政策让邻国难以接受,只能通过寻求援助来增强安全感。简言之,中国人缺乏自知之明,这让一些美国官员怀疑中国是否知道什么是有益的——中国的举动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中国显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中国的领导人能够看懂地图。地理上的现实情况是,南海其他声索国的地貌和资源将一直覆盖在中国的阴影之下。中国已经是所有东南亚邻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他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东盟似乎达成了共识,“我们都害怕中国,但我们更害怕一旦招惹上中国,它会对我们的经济做些什么。”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习近平处理南海问题的方式。在中国,国内政治通常高于对外政策。强硬的主权声明为习近平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掩护,掩盖了他在调整中国经济、惩治党内腐败、限制“封疆大吏”的权利等问题中所遇到的困难。 这些事项以及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军事力量的事实,共同塑造了北京南海政策的形态。中国常规武器的性能远超过其邻国,包括印度在内,这一事实会一直存在,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存在。截至目前,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并未对经济造成损害,中国的邻国仍然排着队寻求改善关系。北京明白,小邻居们不愿意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他们希望跟两个国家都搞好关系。既然这些小国永远都是中国的邻居,那么比起中国需要他们来说,他们会更需要中国。这些事实,正是现有的美国政策难以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因。希望上述结合了外交、法律、能力建设和军事存在的政策措施可以改善目前的解决方式,促使北京反思其南海战略方针,缓解南海的紧张局势。目前,后APEC时期的正能量,可能标志着一段南海相对稳定期的开始。(知远/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