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ncj mil.huanqiu.comarticle评论:中国采购苏35传闻再三出现的背后因素/e3pmh1dm8/e3pmt91uh【环球网综合报道】2012年12月27日,“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透露称,现已获知俄中两国就对华供应24架苏-35S战机问题原则上已达成一致。此类消息一而再地出现,引发部分军迷的讨论甚至争论。我们知道,“中国采购苏-35”的传闻,大约已经出现了三年,基本都是俄媒在自说自话,并且俄媒在报道时,大多引用俄专家或军事观察家的话。俄罗斯官方有关这一问题的说法,曾达到过公司官员的级别,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米哈伊尔•波戈相在2012第九届珠海航展上曾向环球网网记者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中”。至于中国方面,迄今为止,从未作出过肯定的答复。综合国内外消息判断,中国或许确与苏-35的生产商进行过接触、甚至进行过某些洽谈工作,但最终作出是否采购的决定,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至少包括中国国内新一代战机、包括配套发动机等关键子系统的的研发进度,俄方在采购条件上能做出多大让步,以及中国面临国际局势的变化,尤其是对先进战机的需求急切度。 至于俄方媒体不厌其烦地一再放出“中俄就苏-35采购案原则上已达成一致”的传闻,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具体的采购合同尚未正式签署;第二,俄方确实在急于出售这款战机。须知,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引进了超过二百架苏-27系列战机(包括组装),的确是大大地拉了一把历经解体陷入困苦僵局的俄罗斯航空军工企业,而中国从中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解了一个燃眉之急——当时“台独”势力因台军采购150架F-16而猖獗一时。有军事分析人士猜测,如果中国正在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机遭遇难以克服的技术难关,同时,如果中国周边局势趋于紧张并急需新一代隐身战机应对的时候来临,那么,就不排除引进苏-35的可能。当然,这还要取决于苏-35的试飞和生产进度。(环球网特约军事评论员 傲夫)13566016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开环球网135660162000011["9CaKrnJxWMp","9CaKrnJvkcC","9CaKrnJoie0","9CaKrnJuuI9"]{"email":"zhangjiajun@huanqiu.com","name":"张开"}
【环球网综合报道】2012年12月27日,“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透露称,现已获知俄中两国就对华供应24架苏-35S战机问题原则上已达成一致。此类消息一而再地出现,引发部分军迷的讨论甚至争论。我们知道,“中国采购苏-35”的传闻,大约已经出现了三年,基本都是俄媒在自说自话,并且俄媒在报道时,大多引用俄专家或军事观察家的话。俄罗斯官方有关这一问题的说法,曾达到过公司官员的级别,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米哈伊尔•波戈相在2012第九届珠海航展上曾向环球网网记者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中”。至于中国方面,迄今为止,从未作出过肯定的答复。综合国内外消息判断,中国或许确与苏-35的生产商进行过接触、甚至进行过某些洽谈工作,但最终作出是否采购的决定,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至少包括中国国内新一代战机、包括配套发动机等关键子系统的的研发进度,俄方在采购条件上能做出多大让步,以及中国面临国际局势的变化,尤其是对先进战机的需求急切度。 至于俄方媒体不厌其烦地一再放出“中俄就苏-35采购案原则上已达成一致”的传闻,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具体的采购合同尚未正式签署;第二,俄方确实在急于出售这款战机。须知,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引进了超过二百架苏-27系列战机(包括组装),的确是大大地拉了一把历经解体陷入困苦僵局的俄罗斯航空军工企业,而中国从中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解了一个燃眉之急——当时“台独”势力因台军采购150架F-16而猖獗一时。有军事分析人士猜测,如果中国正在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机遭遇难以克服的技术难关,同时,如果中国周边局势趋于紧张并急需新一代隐身战机应对的时候来临,那么,就不排除引进苏-35的可能。当然,这还要取决于苏-35的试飞和生产进度。(环球网特约军事评论员 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