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Md5 mil.huanqiu.comarticle日不满中方缺席自卫队庆典 国防部:责任在日方/e3pmh1dm8/e3pmt7hva<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a href="http://mil.huanqiu.com/gt/2014-10/2750493.html">安倍检阅航空自卫队F-35战机</a>】</p><p>【环球军事报道】“中国缺席日本航空自卫队成立60周年庆典”——在中日关系僵持的现在,日本《产经新闻》4日居然发出这样的抱怨。报道称,航空自卫队10月26日举行阅兵式,向中方发出了邀请,中国却没有出席。对此,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4日回复《环球时报》书面采访表示,已注意到有关报道。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的困难局面,是日方一手造成的,其责任应由日方承担。</p><p>《产经新闻》称,日本航空自卫队为庆祝成立60周年,10月下旬计划邀请11个国家的空军参谋长出席阅兵式,但由于俄罗斯方面受乌克兰局势所扰、泰国方面受5月的军事政变所困,取消了对俄泰的邀请。韩国方面则回复称,因空军高层“没有档期”不能出席。最后只有美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官员参加。报道称,对中国空军的邀请“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直接缺席阅兵式。中国空军曾在10年前的2004年出席过日本航空自卫队成立50周年的纪念庆典。</p><p>《产经新闻》称,日本自卫队飞机5月在中国东海的公海上空被中国战机“异常接近”等事件使中日两国军事关系持续紧张,但9月中旬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海上力量研讨会”上,中日海军官员曾在会场上“站立会谈”。但中国缺席自卫队庆典说明,“尽管中国军方同日本自卫队在政治层面的对话和交流有所增加,但仍谈不上全面解禁”。 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两国关系中,一般来说国家关系在先,军事交流在后,在中日关系目前的状况下,日方邀请中国空军高层出席阅兵式的时机显然不成熟。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4日对《环球时报》说,军事关系往往是两国外交的基本标志,在中日之间存在政治障碍时,参加军事庆典这样的互动不合时宜。两国只有在政治关系上有所突破后,再进行军事交流才会自然,否则既不会顺利,也没有效果。▲</p><p><em data-scene="strong">延伸阅读:</em></p><p>【环球军事报道】日本《产经新闻》11月4日报道称,为庆祝日本自卫队成立60周年,日本航空自卫队10月下旬举行了阅兵式,并邀请各国空军参谋长出席。报道称,中国空军方面对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邀请没有作出回应,并缺席阅兵式。对此,《产经新闻》认为,尽管中国军方同日本自卫队之间在政治上开始展开对话和交流,但仍无法“全面解冻”。</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报道称,日本航空自卫队邀请了多国空军参谋长出席阅兵式,其中,新加坡方面在10月24日接受邀请,并于26日出席了航空自卫队在茨城百里基地举行的阅兵式。另外美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也悉数到场。</p><p>据悉,日本航空自卫原计划邀请11个国家阅兵式。其中俄罗斯方面由于乌克兰危机面临制裁,泰国5月份因出现军事政变而受冲击,因此都未能及时回复日方。另外,韩国方面因为空军参谋长日程问题谢绝了邀请。《产经新闻》强调,除以上几个国家外,中国空军对于日方邀请未做回复,直接缺席阅兵式。报道回顾称,中国空军曾在2004年出席了日本自卫队成立50周年纪念典礼。</p><p>日本此前有消息称,2014年5月,日本自卫队的2架飞机在东海的“公海上空”被中国战机“异常接近”。《产经新闻》指出这是中日军事关系持续紧张的标志。不过,在9月中旬美国召开的“国际海上力量研讨会”上,尽管中方海军司令拒绝同日本海上幕僚长河野克俊举行双边会晤,但双方有过当面交流。此外,中国陆军还从6月开始参加了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交流活动,这是中方时隔3年后的首次参加。</p><p>在政治层面上,《产经新闻》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有意在11月份召开的APEC北京峰会上同中国领导人举行首脑会谈。此外,河野克俊也曾声称“希望能同中国军方展开交流,即使是在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p><p>尽管日媒不断渲染中方拒绝日方的“好意”,但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说,安倍政府在对华态度上总是自相矛盾,想起一出是一出。而对于安倍多次作出希望会晤这姿态这一问题,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表示,日方有关表态是企图把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国主权的苦果强加于中方,中方决不接受。在中日两国领导人对话这一问题上,中方已多次表明了立场,中方的态度是明确的。“当下中国有一句流行的话:非诚勿扰。日方如不端正态度,不采取实际行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就无从谈起。”(实习编译:王焕 审稿:王欢)</p></section></article>14150808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ukun环球网141508080000011["9CaKrnJFMcu","9CaKrnJFKfl","9CaKrnJFKd0","9CaKrnJFK69","9CaKrnJFJPG"]//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1104/20141104014832402.jpg{"email":"liukun@huanqiu.com","name":"liukun"}